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18·惠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东中西部的10个省份的调研结果显示,2005年-2015年间,近六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国家规定的9小时,造成学生休息不足的原因主要是校内外的课业负担过重。“00后”小学生超过国家规定在校时间的比例达75%,平均在校8.1小时,比国家规定最高时间6小时超出2.1小时;“00后”初中生超标比例达85.9%,平均在校11小时,比国家规定最高时间8小时超出了3小时。

        与国家规定相比,学习日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小学生超出0.7个小时,超标比例达66.4%;初中生超出1小时,超标比例达78.5%。休息日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小学生超出1.8小时,超标比例达81.1%;初中生超出2.3个小时,超标比例达87.1%。

        过重的学业负担导致中小学生的休息权被剥夺,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新京报》2018年03月05日 朱永新:《要切实保障好学生和教师的休息权》)

        材料二:

        “减负”最要紧的是做好五件事——调结构、转方式、提质量、重个性、讲规律。

        “调结构”,就是“减负”要做好加减法。具体而言,就是要适当减少文化课学习的时间,增加德育美育体育学习的时间;适当减少书本学习的时间,增加实践教育的时间;适当减少单纯知识技能训练的时间,增加学生综合素养培育的时间,等等。

        “转方式”,就是适当减少教师不适应学生学情导致的学习负担,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更多的在激发学生兴趣、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下功夫,等等。

        “提质量”,就是要减少重复、低效的机械训练负担,增加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重个性”,就是要减少学生同质化的学习负担,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差别化的教育;要适当减少统一的强制性的学习负担,增加学生多样化的自主性的学习活动。

        “讲科学”,就是中小学教育要尊重规律,依靠科学。以考试评价为例,日常考试的功能不是要给学生排名排队,而是为了诊断和改进。

        (《中国教育报》2018年03月05日 《张志勇:别带着误解看“减负”》

        材料三:

        “减负”本身具有教育、心理、文化三重含义。从教育意义上讲,“减负”不是单纯的在校学习量的减少,不是学生学习需求的遏制,更不是学校推卸教育责任,将学生的学习需求转移到校外辅导班。“减负”减的是对学生发展而言过重的课业负担,减的是不合理的课业负担,减的是枯燥乏味反复训练,减的是过量的作业负担、频繁的考试负担;从心理意义上讲,减的是因超纲学习和超前抢跑而给学生带来的愈来愈重的心理负担,因竞争带给教师、家长的恐慌情绪和焦虑心理;从文化意义上讲,减的是功利性意图对教育环境的压制,减的是竞争意识对教育氛围的戕害,减的是毕其功于一役思维在基础教育领域的蔓延。

        (《中国教育报》2018年03月07日 王凯:《扎实“减负”孩子才有全面发展空间》)

        材料四:

        减负,是肯定要减。

        但,关键是如何减、减哪些、减到什么程度。

        首先,要区分清楚哪些是“负”、哪些是“正”——哪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认知发展规律、成长成才规律,哪些不符合。这个是减负的基础;

        其次,孩子们各个不同(身心发展、认知发展等规律不同),需要针对不同类群的孩子,做出哪些是“负”、哪些是“正”的清晰区分——这个减负的关键,因为对有些孩子是“负”的,对另外一些孩子可能就是“正”,因此,减负应该严禁一刀切!

        再次,减负应该减到什么程度,这也很关键,因为无论是知识掌握还是技能训练还是能力培养,都需要一定的“劳动”强度和广度;而且对不同的孩子,“劳动”强度和广度大不相同。这个也是一刀切不得!

        最后,减负不是目的,转变学习与成长模式才是关键——变量的积累为质的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减负=减量+增质。

    (《新京报》2018年03月12日 张勇:《把减负落在“减量+增质”上》)

    1. (1) 下列说法,符合相关材料意思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的调查显示:“00后”初中生平均在校时间比国家规定最高时间超出85.9%. B . 材料二认为,为了诊断和改进的考试是科学的,为了排名排队的考试是不科学的。 C . 材料三认为,从教育意义上说,“减负”并不意味着在校学习量的减少。 D . 材料四认为,减负=减量+增质。“减量”所涉及的方式、内容、程度不能一刀切。
    2. (2) 下列判断,不符合相关材料意思的二项是(    )
      A . 材料一从法律和规定的角度,指出要“减负”以保障学生和教师的休息权。 B . 材料二所说的五件事,主要是从“减负”的心理、文化含义上来说的。 C . 材料三从三重含义上谈“减负”,主要谈的是教育方面的含义,针对性强。 D . 材料四所说的“减负”偏离了话题,跟其他三个材料所说的“减负”意思不同。 E . 以上四则材料,有的回避正面回答“减负”问题,实际上不赞成“减负”。
    3. (3) “提质量”对“减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请联系原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