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2009年,一个名叫中本聪的神秘黑客率先提出了“比特币”这个概念,并描述了一种利用计算机网络创造一种“秘密货币”的方法,这位黑客不是在写科幻小说。很快,这种虚拟货币就出现并开始被交易了。
②本质上比特币是一种分布式的虚拟货币,整个网络由用户构成,没有中央银行,是一种点对点(P2P)形式的虚拟货币。形象地说,如果你想要获得比特币,只需要安装一个“挖矿”软件,你的计算机就开始进行大量运算,比特币系统会不断地给玩家的计算机提供所谓的“苦力题”——即毫无捷径可循,全靠卖苦力死算的题目。谁先做出就可获得一定数量的新货币——相当于发行了这一数量的货币。这时你的比特币以数字形式存储在数据库中,系统将数字从一个账户转移到另一个账户来实现资金的转移。
③2013年10月“世界首台”比特币自动提款机在加拿大温哥华启用,使人感到这种虚拟的货币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可以说,比特币是信息技术变革引起的电子货币过渡到高级阶段的典型形式。
④用广泛意义上的现代货币标准来看,货币是用作交换媒介、价值尺度、支付手段、价值储藏的物品。以我国为例,证券期货保证金、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备付金等,都具有初级电子货币的特征,但只有到了各类虚拟货币的出现,才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央行的货币发行权。当前比特币的作用更多体现在交换和投资方面,在最体现货币价值的支付方面,其作用还非常有限。在可预见的将来,比特币还没有能力撼动现代货币发行体系。央行依然具有垄断性的货币发行权,同时也基本垄断着更多电子货币的发行权。
⑤需要指出的是,比特币的供给缺乏扩张能力,总数量被永久限制在2100万个之内。这与现代货币的显著特征相悖,即依托国家信用进行无限发行,通过适度增加发行来刺激经济运行,这也就导致比特币的交易规模存在局限性。
⑥另外,比特币钱包初次安装时,下载历史交易数据会消耗大量时间。而比特币交易时,为了确认数据准确性,也会消耗大量时间与P2P网络进行交互,得到全网确认后,交易才算完成。它的交易平台比较脆弱,通常是一个网站,而网站会遭到黑客攻击或者被主管部门关闭。由于大量抄家的介入,比特币兑换现金的价格经常如过山车一般波动。
⑦对于比特币所代表的虚拟货币,各国政府的态度并不相同。首先,虚拟货币的出现,是一种草根服务创新,适应了互联网时代的货币需求。不过,如果虚拟货币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并积累了系统性风险,那么自然会受到监管部门的关注。在美国,已有人呼吁将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纳入货币监管机制中。显然,各国政府的监管思路,必将深刻影响虚拟货币的发展前景。
(选自2017年11月《人民日报》,有删改)
【链接】2018年3月9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就“金融改革与发展”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对于央行而言,第一,不慎重产品先停一停。有些有前途的产品,必须测试,经过认证再推广。央行的做法是,去年(2017年)8月底把ICO停了,后来不支持比特币与人民币之间的交易。我们不认可比特币一类的虚拟货币作为零售支付工具,银行系统不接受不提供相关服务。(选自2018年3月9日“搜狐网”,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