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0高一上·海林期末) 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西礼仪的差别

        ①我国传统礼节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礼节,     根本上说是相同的,都强调人际交往要友善,要礼让,举止要文明等。     , 由于传统、信仰、习俗的影响,二者     是形式还是内涵都有明显差别。

    ②先说见面礼。我国的传统礼节,基本上都属于非肢体、非肌肤接触性礼节,如跪拜、作揖、拱手、鞠躬等等。施礼时,双方身体保持一定距离,特别强调男女授受不亲,如果出现男女肢体、肌肤接触,就会有伤风败俗之嫌。西方则不同,不论男女,其礼节多属肢体、肌肤接触性的,如拥抱、吻手、接吻以及握手等。西方人认为,以肢体、肌肤接触对方,更能直接表达自己的亲密、亲热的情感,而我国传统认为,礼、德互为表里,即“礼发诸外”,“德辉动于内”(《礼记》),在人与人交往中,强调礼要发自内心,强调礼是内心敬意的自然流露。

    ③再说座次。我国古代是非常讲究座次的。因为座次要分尊卑。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堂”是举办活动的地方,最尊贵的座位是南向(坐北朝南),其次是西向,再次是东向,最后是北向。例如,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都是坐在北边朝南的位置上,因此,古人常说“南面称帝”。“室”是用来居住的,一般为长方形,东西长而南北容,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至于“左”与“右”,谁尊谁卑的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周朝规定,请候朝见天子,宴饮时以左为尊;用兵打仗,则右边为尊。左右尊卑,要视乎场合而定。直到明朝建立之后,才固定“左尊右卑”,且一直延续到今天。在西方,人们通常把主人右边的座位看成贵宾席,这种习俗的来源很有意思。正好像西方人见面握手总是先伸出右手一样,这些习俗的背后,又常常出于某种具体的需要,在每个人都佩戴武器的时代,伸出右手表明“我不会向你施加武力”,这种朴素的表达友好的方式,久而久之,就成了西方表示礼节的一种习俗。

        ④最后说说用餐。中国餐果上绝大多数菜是一桌人共享,而西方人习惯“各吃各的、各人一份”。在中国人的餐桌上,从倒酒、敬酒到饮酒,都有自己的一套相应的规则和礼仪。其中敬酒是最重要最讲究的一环,规则也是最复杂的。通常,中国人还习惯频繁敬酒以表示热情、尊重等意。对西方人而言,酒是饮食的陪村,作用在于衬托饮食的美味,什么时候喝,要喝多少都由个人自己决定。频繁敬酒在他们看来是一种勉强他人,不尊重他人自主意识的行为。

    1. (1) 选文第①段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我国传统礼节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礼节,     根本上说是相同的,都强调人际交往要友善,要礼让,举止要文明等。     , 由于传统、信仰、习俗的影响,二者      是形式还是内涵都有明显差别。

      A . 假如  那么  无论 B . 因为  所以  不论 C . 从    但是  无论 D . 从    但是  不论
    2. (2)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 . 中西礼节虽然在形式和内涵上有不同,但都注重人际交往时要友善、礼让、文明。 B . 西方人习惯在见面时拥抱、吻手、接吻以及握手等,来直接表达自己亲密、亲热的情感。 C . 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在堂屋举行活动时,一般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 D . 中国传统用餐礼仪中,人们常常通过频繁敬酒来表示对客人的热情、尊重之意。
    3.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礼节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礼节的差别。 B . 第②段“我国的传统礼节,基本上都属于非肢体、非肌肤接触性礼节,如跪拜、作揖、拱手、鞠躬等等”一句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C . 第④段“中国餐桌上绝大多数菜都是一桌人共享”一句中的“绝大多数”删除后,原文意思没有改变。 D . 本文先总的介绍中西礼节在形式和内涵上有差别,然后分别介绍在见面礼、座次、用餐时礼节的不同。
    4. (4) 请你根据上文有关中西礼节的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选择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链接材料)旅居海外多年的长沙人孙梅,和她的英国丈夫一起回乡探亲,受邀前往昔日恩师蒋老师夫妇家吃饭,共叙师生情谊。

      A . 安排在右边,因为在西方,人们通常把主人右边的座位看成贵宾席。 B . 在西方,频繁的劝菜劝酒是一种勉强他人行为。 C . 在西方,频繁的劝菜劝酒是一种不尊重他人自主意识的行为。 D . 中西方,对动菜劝酒都是一种不尊重他人的行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