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0高一上·舒城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经典,是指那些真正进入了文化史、文学史,并在文化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具有原创性和划时代意义以及永恒艺术魅力的作品。它们往往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历史文化完美的体现,按先哲的说法,它们是“不可企及的高峰”。

        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经典小说文本,它们从不同题材和类型共同叙写了我们民族的心灵史。比如《三国演义》,它除了给人以阅读的愉悦和历史启迪以外,更是一首宏大的英雄史诗。它弘扬的是:民心为立国之本,人才为兴邦之本,战略为胜利之本。正因为如此,《三国演义》在雄浑悲壮的格调中弥漫与渗透着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悟。它作为我们民族在长期的政治和军事风云中形成的思想意识和感情心态的结晶,对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另外,我国古典诗词,从《诗三百》《楚辞》到李杜、苏辛;散文从庄周到韩柳;戏曲从十大悲剧到十大喜剧:其中不乏经典名篇,几乎都是一座座永难挖掘尽的精神文化矿藏,其历史深度和文化反思力度,特别是在精神层面的底蕴,值得我们不断品味。

        不仅仅是因为这些经典名著经过了时间的淘洗和历史的严格筛选,本身的存在证明了它们的不朽,因而需要反复阅读;也不仅仅因为随着我们人生阅历的积累和文学修养的不断提升而需要重读、深读、精读,以获得新的生命感悟和情感体验。这里说的经典阅读,是要从文化历史的发展过程着眼,摒弃种种错误阅读思想的影响,不断抵近经典作品的精神本质。重读的境界应当像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所言:经典,是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新发现的书;经典,是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

        在阅读这个领域倒不妨借用这句名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所以,当你跳出传统阅读的思维模式和话语圈子,你才会明敏地发现一个个既在文本之外又与文本息息相关的事实。因此开辟多向多元多层次的思维格局,培育自身建设性的文化性格,是我们在面对经典时必须要有的一种健康的阅读心态。

        有位当代作家谈到阅读名著的感受,他认为阅读进入了敬畏,便有了一种沉重和无法言说的尊重,一种超越纯粹意义上的阅读的体味和凝思,进而有了自卑,深感自己知识的贫乏,对世界和中国历史竟那样缺少骨肉血亲的了解。这就是经典的力量!在商业大潮和浮躁氛围下,我们更需要精神的滋养、心灵的脱俗。文学艺术是最贴近人类灵魂的。我们的使命是把阅读看成生命的一部分,因为阅读经典已经进化成了我们生命的一种欲望。

    (节选自宁宗一《为什么经典值得反复品读》)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经典作品需要时间的积淀和淘洗,在一个时代曾经很流行的作品,并不能保证其将来能够被认为是经典。 B . 我们传统的经典作品,不论其体裁和题材,必定都是具有历史和文化的深度,触及我们民族的心灵之作。 C . 我们要采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阅读心态,也就是说要有自己的看法,脱离经典的文化束缚。 D . 经典之所以能够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敬畏之感,往往是因为个人阅读经典时感受到了它的厚重。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以宏大的英雄史诗《三国演义》为例,证明了我们传统的经典小说对民族的精神文化具有深远影响。 B . 本文在举例论证时,有详有略,较为详细地分析了《三国演义》,同时简要地分析了诗词、散文和戏剧。 C . 本文引用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话,既是对经典特征的阐释,更是强调了阅读经典的感受和境界。 D . 本文重点论述了经典之于民族文化精神的意义,以此来强调阅读经典的目的和抵近其精神本质的方法。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经典是“不可企及的高峰”,其社会认识、艺术表现具有永恒的不可替代和不可重复性。 B . 《诗三百》《楚辞》可谓是我国诗歌的源头,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富矿,每一首都值得不断挖掘。 C . 我们重读经典时,之所以还像初读那样,关键是个人人生阅历的积累和文学修养的不断提升。 D . 本文认为,商业因子侵入阅读世界,会影响经典阅读,就阅读而言,我们需要退守农耕文明时的清净。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