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0高一上·越秀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前不久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不久前联合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报告《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机遇》也提出:“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支持包容和无处不在的学习访问,有助于确保提供公平和包容性的教育机会,促进个性化学习,并提升学习成果。”

        “人工智能+教育”正在引起教育的一场革命。它改变着教育的生态、教育的环境、教育的方式、教育管理的模式、师生关系等等。充分认识“人工智能+教育”的育人功能,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遇到的重要挑战。

        “人工智能加+教育”最主要的是要改变教学的方式,要从教师的教转变到学生的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改变单向传授知识的方式。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去探索,或者与同伴合作,互相探讨。教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优势,帮助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设计科学的、合适的学习方案。人工智能、大数据,还可以作为教师的有力助手。大数据可以帮助老师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帮助教师批改作业,替代教师一些机械式的劳动,减轻教师的负担,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学生接触沟通。

        “人工智能+教育”正在使教育发生了重大的,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变革。但是教育的本质不会变。教育是传承文化、创造知识、培养人才的本质不会变,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不会变。教育的本质可以概括为: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就是说,一个人通过教育,提高了生存能力,使他能过上有尊严而幸福的生活。提高人的生命价值,是说,一个人通过教育提高了他为社会服务的品德和能力,使他能为社会、为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

        信息技术、互联网改变了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但技术永远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需要改变,但教师培养人才的职责没有变。儿童的成长需要有思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的指导、帮助。人只能由人来培养,不可能由机器来培养。技术替代不了老师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 教师永远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正如习总书记在八一学校上师生座谈时指出:教师是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是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是创新思维的引路人,是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当前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我认为还存在着几个问题:一是认识问题。广大教师还没有认识到“人工智能+教育”的特点和它的优势,比较迷茫。二是软件跟不上。如适合学生自学的软件、利用大数据进行教学管理的软件、个性化学习课表设置的软件等等。三是广大教师还不会运用信息技术来改进教育教学。需要专家和广大教师共同努力。

    (摘编自顾明远《“人工智能+”正引起一场教育革命》)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随着人工智能对教育日渐深入的影响与两者的相互融合,教育将遇到眺战。 B . 人工智能对教育最突出的影响是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减轻老师的负担义。 C . 时代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进一步认清了教育的本质应是以人为本。 D . 当前“人工智能+教育”存在问题主要是教师观念、技术的更新和软件开发。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从近期重要的文件和报告切入,明确提出人工智能将改变教育的观点。 B . 文章从人工智能带来的教育的“变”与“不变”两个方面分析,辩证深刻。 C . 文章通过对师生关系的分析,论证了人才是教育的关键,技术只是“手段”。 D . 文章结尾指出当前存在的几个问题,是对观点的深化,也是对未来的期望大。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还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国务院的文件和教科文组织的报告都提到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的问题,可见这是当下教育热点。 B . 如果教师能够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优势,就能够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学业质量。 C . 信息技术介入教育,能帮助学生获得个性化的科学的学习方案,能使老师有更多时间接触学生。 D . 要更好地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教师在更新教育观念的同时,还要提高信息技术运用的水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