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 单选题
  • 1. (2020·大同模拟) 氰酸是野生型三叶草产生的一种有自我保护作用的化学物质。用两株偶然得到的无法产生氰酸的三叶草植株(突变株1和突变株2)及野生型三叶草进行杂交实验,F1自交得F2 得到如表结果:

    杂交

    F1表型

    F2表型

    突变株1×野生型

    有氰酸

    753有氰酸,247无氰酸

    突变株2×野生型

    无氰酸

    1342无氰酸,452有氰酸

    突变株1×突变株2

    无氰酸

    1180无氰酸,270有氰酸

    已知野生型的基因型为aaBB,与氰酸合成有关的两对等位基因中的某一对对另一对存在抑制效应,所有植株均种植在同一自然环境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突变株1的产生是因为体内与氰酸合成有关的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是纯合子 B . 长时间来看,突变株1与突变株2杂交后代形成的种群中无氰酸个体将占大多数 C . 突变株2的产生是因为与抑制效应有关的基因发生了显性突变,基因型为AABB D . 若突变株1与野生型杂交组的F2中B的基因频率为50.2%,则有氰酸植株中纯合子占1/3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