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表示:“我们国家的北斗工程建设用20年走完了其他国家40年走过的历程。”多年来,他们秉承中国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航天“三大精神”,逐渐历练铸造了自己研发制造团队的“北斗精神”、这就是:自主、创新、团结协作、攻坚克难、追求卓越。
现在的北斗三号卫星和北斗二号相比,寿命、信号性能和定位精度明显提高、比如、它搭的自主研发的高精度铷原子钟和氢原子钟,300万年误差只有1秒、而世界独有的混合星座设计、更为国际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最重要的是,北斗三号的所有部件和核心器件已经达到100%国产化,核心技术完全自主可控。
实际上,北斗工程研发建设队伍,有300多家单位,8万多人员、集中了全国优势科研力量、早已形成“全国一盘棋”,通力协作,攻坚克难的大格局。
行波管是卫星的重要核心部件,虽然未雨绸缪,经协作攻关已经国产化、但真正要在卫星上使用、仍会承担很大风险,真正决策还需要勇气和担当。在北斗三号去年第一发卫星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个蓄电池电压微小误差的小插曲。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王平说:“不能带着任何疑点上天,那对整个工程是不负责任的,所以最后还是下决心,坚决要换。
(摘自《焦点访谈》:北斗导航更广更精更强)
材料二: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在发布会上表示、北斗除了基本服务体系以外,还有很多特色应用服务体系,共有六类、这六类服务体系是北斗区别于其他导航系统创新应用的特点。
星基增强服务方面,相关技术内容已经写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将为民航、海事、铁路等行业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完好性服务。
精密单点定位服务方面,将为中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提供动态分米级,静态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服务,满足国土测绘、精准农业、自动驾驶等领域用户高精度服务需求。
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方面,将继承北斗二号短报文服务能力,用户可以无感知地实现过渡、同时将扩大用户容量、实现终端小型化和低功耗。
全球短报文通信服务方面,已经发射搭載全球短报文载荷的14颗中圆地球轨道(ME0)卫星,具备提供全球试用服务的能力。
地基增强服务方面,结合交通、测绘、地震、气象、国土等行业监测站网资源,已建成2000多个基准站、形成全国高精度一张网。
国际搜救服务方面,由6颗中圆地球轨道(MEO)卫星上搭载中轨搜救载荷,卫星入网后,将与其他全球中轨搜救系统一起,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搜索救援服务。
(摘自中国证券网:北斗有六类特色应用服务体系)
材料三:
当疫情来势汹汹的时候,有许多大国重器挺身而出,各自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发挥着威力。其中,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就早已融入疫情防控的各个环节。
高精测量定位、加速“火雷”建成。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的建设,对测量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一要准、二要快、三要快上加快.好在中国天上有了北斗,地面上也开发出了随时接收北斗数据的高精度测量仪,不仅可以省去基站架设的环节,信号也非常好。直接一次性完成了全部测量工作,省下不少时间。
引导无人设备、助力消毒物流,“全国已经有上万架无人机接入千寻位置提供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依托北斗厘米级的导航定位能力,我们能够避免各类因为喷洒不精确带来的安全问题.”千寻位置首席执行官陈金培对记者说, “疫情暴发后我们就发起了这样一个平台,匹配供需双方信息,用无人机帮助政府、社会机构完成巡检、喷洒消毒液等工作,从而减少人员的接触,提高工作效率。”
(摘自《人民日报》:疫情防控急“北斗”显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