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
  • 1. (2020八下·江苏月考) 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同一小车先后三次在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在与斜面相接的水平面上运动,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路程,他将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

    水平部分材料

    小车所受阻力的情况

    小车运动的路程s/cm

    1

    棉布

    18.30

    2

    木板

    较大

    26.83

    3

    玻璃板

    1. (1) 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
    2. (2) 第3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玻璃板上滑行时的停止位置如图所示,请你帮他读出小车在玻璃板上运动的路程并填在表中相应空格处
    3. (3) 小明分析表中内容得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就越(大/小),小车运动的路程就越(远/近),可推知小车速度减小得越(快/慢)。
    4. (4) 设想小车在绝对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即水平方向不受阻力作用,水平面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运动,由此可见,小车之所以一直运动下去是由于物体具有,而改变了小车的运动状态,使得小车最终停下来。
    5. (5) 运用力和运动的知识进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在括号中打“×”。

      A.运动的物体受力不平衡时,运动状态改变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6. (6) 如图所示,重5N的物体B通过定滑轮沿水平方向拉着重50N的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对A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使物体B匀速上升,则拉力F=N。(不计绳重和绳与轮的摩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