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16七上·罗平期末) 改革是强国富民之道,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原文大意:治理天下的方法不是一样的,管理国家不一定效法古代。所以商汤武王不遵循古代方法而能够称王,夏朝不改变礼教而灭亡,与古代管理国家相反方法的不可以否定,而遵循古代礼教的不值得称道赞扬。

    材料二:“秦孝公任用卫鞅,坏井田、开阡陌,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引自《汉书》

    材料三:“努力种田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在战争中立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封爵、授田、财宅,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

    ──引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下表为鲜卑姓改为汉姓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贺赖

    丘穆陵

    独孤

    步六孤

    贺楼

    材料五:《资治通鉴》记载:“(魏主)今欲断诸北俗,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原文大意:今日起要停用鲜卑语,全部改讲汉语。30岁以上的人,习惯已久,一时很难改过来,30岁以下,在朝廷做官的,必须改,故意违反此令,要降爵罢官。

    1. (1) 材料一中的“卫鞅”指的是谁?

    2. (2) 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变法的内容(不得照抄原文)

    3. (3) 在当时的背景下,秦国的贵族、平民各自对变法持何种态度?请说明理由。

    4. (4) 卫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评判的标准是什么?

    5. (5) 材料四,材料五体现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

    6. (6) 这次改革有何历史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