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17高三上·天津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传教士成为明清之际西方文化输入的首要担当者,在很大程度上是跟明末利玛窦开创的“学术传教”(或称“知识传教”)策略所奠定的。以传教士为媒介的西学东渐,其具体的传播渠道主要包括口头传授、译撰中文书籍、携入或自制西洋科学仪器等。当时的译著共成书400余种, 其中科学类占130余种。当时对欧洲科学著作的翻译盛行一时,大部分的西方科学知识通过翻译介绍到中国。

    ——摘编自徐海松《清初士人与西学》

    材料二  康熙之后(十八世纪上半期)中西文化的联系竟为中断。雍正元年(1723年)明昭禁教,实际宣布对西方文化绝交。此后的一个世纪,是西方世界变化最大、进步极速的时代,一系列重大事件尽皆出现于此百年之间。而我们全无所知,毫无所感。此间,以英国为首的对华贸易固然仍在继续,但英人所重视的是商业利益,一心想的是通过运销鸦片而多赚取中国的白银,绝不注意文化上的沟通。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的变局》

    材料三  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时期是西学东渐的新阶段。从西学的输入而言,“政治国家与夫哲理之书满街皆是”“日日而言政治学,人人而言政治学”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据统计,1901—1904 年各书社翻译的西方政治学说专著共66种,1901—1909 年各期刊杂志发表译述文章共127篇。地域从欧美到日本,各种具体法规、法制、各国政治制度的专门著作更是不胜枚举。

    ——摘编自杨荣《论西学东渐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1. (1) 依据材料一,概括西方教士在华活动的特点和影响。

    2. (2) 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西方文化联系中断的原因及后果。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时期西学东渐的主要特点,依据所学知识简析这一阶段西学引入的背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