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问天”第一人
①1890年,竺可桢出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的一个粮商之家。自小秉性温和的竺可桢勤奋刻苦,聪明好学。1910年,竺可桢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第二期庚款留学美国的名额。
②1918年,竺可桢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完成学业,获得了美国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归心似箭的 他拒绝了美国多所高校的邀请,满怀希望地踏上了归国的轮船。他憧憬着用自己的所学报效祖国。然而,他在美国留学的这些年,正值中国军阀割据时期,整个国家满目疮痍。
③摆在竺可桢眼前的现实是残酷的。当时的中国仅香港和上海徐家汇有两座用于观测气候变化的测试测候所,而且均由外国人控制。竺可桢很痛心,在他看来,夫制气象图,乃一国政府之事,而劳外国教会之代谋亦大可耻也。1927年蔡元培创办中央研究院,邀请竺可桢筹建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并担任所长,这是旧中国气象科学一次重要的转机。
④竺可桢对筹建气象研究所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他担任所长16年,为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做出了大量奠基性的工作:他在全国范围内广泛设立测候所,远至西藏拉萨,高至峨眉山、泰山的顶部,都开展了气象观测。气象研究所自办或合办测候所28个,协助地方兴办测候所50多个,加上接管北洋军阀时期北京、青岛的观象台,形成了我国气象观测网的雏形。1930年之前,中国天气预报领域一直被外国人垄断,这一年,竺可桢将天气预报主权收回。1930年元旦,中央气象研究所开始正式绘制东亚天气图,并发布天气预报和台风预报,这是中国人 对自己的国土和海域,独立自主预报天气的开端,开创了中国气象预报信息的广播业务,竺可桢可谓是中国“问天”第一人。
⑤新中国成立后,满怀科技强国梦的竺可桢 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承担领导全国科学事业规划和发展的重任。年近花甲的竺可桢毫不犹豫地挑起了这副重担,将下半生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到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发展中。
⑥1964年,他写了一篇重要论文《论我国气候的地特点及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其中分析了光、温度、降雨对粮食的影响,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的许多设想。毛泽东看到此文 非常高兴,专门请竺可桢到中南海面谈,对他说:“你的文章写得好啊!我们有个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工、馆),只管地。你的文章管了天,弥补了‘八字宪法’的不足。”
⑦“生命不息,工作不止”这是竺可桢的承诺,他说到做到。1970年后,80多岁高龄、 身体状况不佳的竺可桢仍一直忙于他的力作《物候学》的修订工作。《物候学》是竺可桢一生中的最后一部作品。此书一出版,畅销一空。有人评价此书“ 把我国物候学带入了新的纪元”。
⑧1973年春节刚过,竺可桢肺病复发住进医院,在医院里他仍然留心观察着天气的变化,并且记录自己的病情发展。写日记是竺可桢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习惯,现存的竺可桢日记从1936年到1974年,连续38年,1天未断 ,共计800多万字。直到他去世前一天,他还用颤抖的笔记录下了当天的气温、风力等。1974年2月7日凌晨,这位中国近代气象科学、地理科学的奠基人溘然离世。
写日记是竺可桢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习惯,现存的竺可桢日记从1936年到1974年,连续38年,1天未断 ,共计800多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