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0·兴化模拟)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找到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

    项  目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国民收入

    92.9%

    7.1%

    工业总产值

    100%

    ——

    商品零售额

    95.8%

    4.2%

    材料二:“说可怜,道可怜,最苦要数六零年,萝卜叶子做饭吃,芥菜叶子当油盐”和“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别着十块头,娶了媳妇又盖楼。

    ——20世纪八十年代某地的歌谣

    材料三: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抑制了企业和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活力。所以简政放权、搞活企业已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摘自《市长参考》2009.3

    材料四: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1. (1) 上表中哪一经济成分占据了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这一经济现象的出现与哪一事件的完成有关?
    2. (2) 歌谣中八十年代农民生活的巨大变化与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实行的哪一政策密切相关?
    3. (3) 材料三表明我国城市中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针对企业“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我们采取了怎样的改革措施?
    4. (4)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写出这条“中国道路”的名称。
    5. (5) 综上所述,请你归纳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