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一: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
序号 |
入射角 |
折射角 |
1 |
20 |
13 |
2 |
30 |
19 |
3 |
40 |
25 |
4 |
50 |
31 |
5 |
60 |
35 |
表二:光从玻璃斜射入中空气
序号 |
入射角 |
折射角 |
6 |
13 |
20 |
7 |
19 |
30 |
8 |
25 |
40 |
9 |
28 |
45 |
10 |
33 |
55 |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5可得: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入射角;分析比较实验序号6~10可得: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入射角。(均选填大于或小于)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6或2与7或3与8可得:当。
③他们增大入射角继续研究,表三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的实验数据,表四中的入射角为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拟进行实验的数据。
表三: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
序号 |
入射角 |
折射角 |
11 |
65 |
37 |
12 |
70 |
39 |
13 |
80 |
41 |
14 |
89 |
42 |
表四:光从玻璃斜射入中空气
序号 |
入射角 |
折射角 |
15 |
40 |
|
16 |
50 |
|
17 |
60 |
|
18 |
70 |
小王分析了表三的数据,结合之前得到的实验结论,认为表四中实验序号中拟定的入射角会找不到折射光线,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