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0·湖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汤者,杜人也。其父为长安 , 出,汤为儿守舍。还而鼠盗肉,其父怒,笞汤。汤掘窟得盗鼠及余肉,劾鼠掠治,传爰书 , 讯鞫论报,并取鼠与肉,具狱磔堂下。其父见之,视其文辞如老狱吏,大惊,遂使书狱。父死后,汤为长安吏。

        武安侯为丞相,征汤为史时荐言之天子补御史使案事治陈皇后蛊狱深竟党与于是上以为能稍迁至太中大夫。与赵禹共定诸律令,务在深文,拘守职之吏。汤至于大吏,内行修也。通宾客饮食于故人子弟为吏及贫昆弟 , 调护之尤厚。其造请诸公,不避寒暑。是以汤虽文深意忌不专平,然得此声誉。

        人有盗发孝文园瘗钱 , 丞相青翟朝,与汤约俱谢。至前,汤念独丞相以四时行园,当谢,汤无与也,不谢。丞相谢,上使御史案其事,汤欲致其文“丞相见知”,丞相患之。三长史皆害汤,欲陷之。汤数行丞相事,知此三长史素贵,常凌折之。以故三长史合谋曰:“始汤约与君谢,已而卖君;今欲劾君以宗庙事,此欲代君耳。吾知汤阴事。”使吏捕案汤左田信等,曰汤且欲奏请,信辄先知之,居物致富,与汤分之,及他奸事。事辞颇闻。上问汤曰:“吾所为,贾人辄先知之,益居其物,是类有以吾谋告之者。”汤不谢。于是上使赵禹责汤。汤乃为书谢曰:“汤无尺寸功,起刀笔吏 , 陛下幸致为三公,无以塞责。然谋陷汤罪者,三长史也。”遂自杀。

        汤死,家产直不过五百金,皆所得奉赐,无他业。昆弟诸子欲厚葬汤,汤母曰:“汤为天子大臣,被污恶言而死,何厚葬乎!”载以牛车,。天子闻之,曰:“非此母不能生此子。”乃尽案诛三长史,丞相青翟自杀。上惜汤,稍迁其子安世。

    (选自《史记·酷吏列传》)

    【注释】①爰(yuán)书:古代记录囚犯供辞的文书。②瘗(yì)钱,陪葬的钱币。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征汤为史/时荐言之/天子补御史/使案事/治陈皇后蛊狱/深竟党与于是/上以为能/稍迁至太中大夫 B . 征汤为史时/荐言之天子/补御史/使案事治陈皇后蛊狱/深竟党与于是/上以为能/稍迁至太中大夫 C . 征汤为史时/荐言之/天子补御史/使案事治陈皇后蛊狱/深竟党与/于是上以为能/稍迁至太中大夫 D . 征汤为史/时荐言之天子/补御史/使案事/治陈皇后蛊狱/深竟党与/于是上以为能/稍迁至太中大夫
    2. (2) 下列对文中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丞,古代中国中央和地方官员的称呼,一般是辅助官员,如大理寺丞、县丞等。 B . 昆弟,即从弟,堂弟之意,如文中所指;也比喻关系亲密如兄弟般友好。 C . 刀笔吏,古人用简牍时,如有错讹,以刀削之。因刀笔并用,故常指称掌文案的官吏。 D . 棺椁,古代的葬具,“棺”即盛放死者的葬具,“椁”则是套在棺外的匣子。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张汤审刑办案,颇有天赋。幼时看家疏忽大意,以致肉被老鼠偷吃而遭父亲鞭打;于是张汤掘洞取证,审鼠施刑,记录案件的文书清晰如老狱吏。 B . 张汤注重修养,善于结交。他做了大官,还与宾客交往,同他们喝酒吃饭;他拜问三公,不避寒暑。所以张汤虽然执法严酷,却得到好名声。 C . 张汤得罪权贵,被诬身死。因得罪丞相及其门下的三位长史,遭到三长史的嫉恨,被诬下狱;张汤在狱中,感念皇帝提携之恩,无怨无悔,最终自杀身亡。 D . 张汤为官清廉,克己及人。张汤死后家里没有其他的产业,只有皇帝赏赐的五百金,皇帝听闻后感慨不已;张汤制定法令务求苛刻严峻,严格约束在职官吏。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汤数行丞相事,知此三长史素贵,常凌折之。

      ②吾所为,贾人辄先知之,益居其物,是类有以吾谋告之者。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