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17·北区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初期,士成为知识分子的代称。此时的“士”已与出身无关,他们可能来自贵族,也可能起于微贱,其共同的身份标志仅仅是知识、智慧和才能。战国以前的士受“六艺”教育,文武并重,而战国时期的士基本以学习文化典籍为主,是比较单纯的文士。他们已经脱离了分封等级制的束缚,能够自由流动。……很多国家出现了“布衣卿相”,国君礼贤下士,并不计较出身。于是士的社会地位同以前相比更加显赫,奔走于各国,成为各国官僚队伍的后备队。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在外国侵略和国内动乱等重大问题迫在眉睫时,士人感觉到有义务对社会的稳定贡献一份力量。即使是专研汉学的学者也放弃了传统的不问世事的态度,所有晚清士人都坚信,在公共事务上他们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士人对研究的领域和方法有广泛的兴趣,例如:政治家曾国藩试图把汉学、宋学和格物致用,融合成一个无所不包的基本学识,即礼学,以反映儒家“礼”的概念。康有为从理学研究转向今文学,再转向西方政治改革著作研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法国波旁王朝视庶民如草芥,一些启蒙思想家“各奋于学问,各发为议论,以天斌之才为贵,不以人授之爵为贵,申下界之困顿,烛世间之情理”,于是爆发了法国大革命。

    ——高毅、徐前进《中国语境中的欧洲启蒙运动》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国时期士阶层的变化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清末士人阶层的多领域探索。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社会影响。

    4. (4) 综上,谈谈你对知识分子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