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17·红桥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元、明、清三代,均建都北京,地处边陲,与江南岭外相隔遥远,靠大运河转输就显得不能充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水流量和涨枯季节不同,特别是黄河的改道和屡有水灾发生,给运河的正常运行造成极大的困难。为此,从元代开始又从东边沿海开辟了新的海路。

    元代的海路正式开始于至元二十年(1283),从崇明岛取海道直沽(天津)以达京师,这条海路从此就成为元代转输江南漕粮的主要运道,运粮数量每年达三百万石以上。当时走海路有着很大风险,粮船漂溺者,船坏米沉者,无岁不有。但这条海路的开辟却给中国古代交通迎来了新的开端,注入了新的血液,古老的运河似乎让它分担了自己的重任。

    ——摘编自赵云旗《中国古代交通》

    材料二:北京“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南襟河济,北枕居庸……关口上下百十,而居庸、紫荆、山海、喜峰、古北、黄花镇险厄龙著。会通漕运之利,天津又通海运,诚万古帝王之都。”当时盘踞在漠北的蒙古各部,屡屡骚扰明朝边境,给明朝造成最大的威胁。以南京为都城来应付蒙古势力卷土重来的产重威胁,必然有鞭长莫及之危险。而北京地处北方咽喉要地。迁都北京,实行“天子戍边”,既可以加强对蒙古的防御和抗击,又可以加强对东北和西北地区的管理和控制。北京是明成祖朱棣经营多年的根据地。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取代了侄子建文帝之前。北京是他的燕王封地,其亲信、势力也大多集于此地。迁都北京可以摆脱南京反对派旧臣的牵制。

    材料三:以汉族建立的明代,在15世纪中叶,仍以北京为全国的行政军事中心。置与全国首位经济区(长江下游)的遥远距离于不顾,这是一个勇敢的创举。北京人与蒙古人、满族人只隔了一条近在咫尺的长城,军事上具有极大的冒险性。因此近代政治地理学家多誉之为“有进取性的首都”。

    ——辛向阳、倪建中《首都中国》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开辟海路的原因及其历史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的原因。

    3. (3) 综上,你如何认识北京被誉为“有进取性的首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