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0八下·郓城期末) 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与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被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3集)

    材料二: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

    材料三:1971年,中国代表团出席了联合国代表大会,引起了联合国历史上空前的轰动。智利一位代表描述当时的情景,中国人来到联合国就好像他们从月球上或火星上来的——是素不相识或神话般的人物。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这些原则”是指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尼克松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这表明美国对新中国实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外交史上哪一重大成就?在那一时期中国外交史上另一件“改变世界形势”的重大外交成就是什么?
    4. (4) 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因素分析,出现从尼克松“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到“中国代表团出席了联合国代表大会”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