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科幻小说简介
科幻小说全称科学刻想小说,是一种起源于近代西方的文学体裁。
其定义为在尊重科学法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想而创作出的文艺,一般认为优秀的科幻小说频具备“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当下以叙事为重点,追求人文思考已成为科幻小说主流,科幻与奇幻小说界限日益模糊。
在科幻爱好者中盛传片一则“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是这样的:“地球上最后一个人坐在房间里。这时响起了敲门声……”可以说,这比一个精确的定义更能概括科幻小说的特质。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布哈伊、哈桑曾说:“科幻小说可能在哲学上是天真的,在道德上是简单的,在美学上是有些主观的,或粗糙,但是就它最好的方面而言,它似乎触及了人类集体梦想的神经中枢,解放出我们人类这具机器中深藏的某些幻想。”
材料二:刘慈欣访谈景
笔者:首先要恭喜您的《三体》第一部英文版获得2015年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中国科幻第一次在世界舞台上取得如此瞩目的成绩,这除了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是否还有别的因素?
刘慈欣:我认为,“科幻”是一个国家世界地位的晴雨表,《三体》作为新中国建立后第一部输出到美国的长篇科幻小说,一下赢得这么多关注,原因很难仅从作品本身去分析。这是不是中国国力增强、文化存在感提高的一种表现?我想这也是科幻小说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地方。
笔者:科幻本质是小众的,是一种”在边疆地带的冒险”,所以好的科幻一定要提出一些具有“新奇性”的东西,就是相对于我们已经熟知的知识结构或者意识形态来说显得很不一样的、有开创性甚至是颠覆性的认知方式。在你看来,好的科幻应该是怎样的?
刘慈欣:每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不存在某一种最好的科幻。比如说,我自己最喜欢的科幻小说有三本,其中两本是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和《与拉玛相会》,还有一本是奥威尔的《一九八四》。《一九八四》完全是从科幻角度去隐喻现实、批判现实的作品,与另外两本很不一样。此外还有其他类型,比如像雷·布雷德伯里,他的故事里科幻创意并不重要,但文学性很强。因此,科幻文学是丰富多彩的,每一种分支都体现出自身的优势。你所说的“新奇性”可能体现在某些比较传统的、以科幻构思为核心的作品上,但总的来说,这一类科幻已经渐渐失去了核心地位,现在的科幻文学体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当然,作为核心的那种价值还是应该坚持。
笔者:现在支持你写下去的动力是什么呢?
刘慈欣:当然是希望写出那种能让我自己激动的作品,虽然是越来越艰难了。我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在科幻文学走向真正衰落之前,能放出最后一朵让人惊奇的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