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0高一下·怀仁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是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我们谋划发展所要面对的时代潮流。深入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历史逻辑和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引领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积极推进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应共同探讨建立面向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政策制度体系,营造国际合作环境,让科技创新成果为更多国家和人民所及、所享、所用,依靠科技进步来解决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应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同时发挥自由贸易区对贸易投资的促进作用,让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贸易安排这两个轮子有序转动起来;中国将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共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中国将与各国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为经济全球化注入强大正能量。

    (摘编自张宇燕《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经之路》)

    材料二: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全球化主要呈现出以下新特点。经济全球化的推进速度明显下降。跨境贸易与投资快速发展,是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的重要表现。19982007年,全球货物贸易出口、服务贸易出口和跨境直接投资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0.9%、10.8%和11.9%。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是一个分水岭,此后,跨境贸易和投资明显减速。20082017年,全球货物贸易出口和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速分别下降到1.0%和3.2%。货物贸易出口占全球GDP的比重在2008年达到25.4%的峰值后,2017年降到22%。服务贸易出口占全球GDP的比重在2008年达到6.32%,近10年在波动中维持,2017年为6.65%。跨境直接投资规模2007年达到18938亿美元后出现收缩,20082017年年均增速为-0.42%。

        经济全球化的内容与格局发生变化。从内容变化看,服务贸易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有所上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增长速度都明显下降,但货物贸易增速下降幅度更大,服务贸易平均增速达到货物贸易平均增速的3.2倍。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相应上升,占比从2008年的19.9%上升到2017年的23.2%。从格局变化看,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明显上升。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持续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越来越深地参与到全球生产价值链当中,在跨境贸易与投资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为例,发展中国家占全球直接投资流入额的比重从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发展到与发达国家接近,个别年份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

        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加速调整。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是由理念、规则和机构组成的一套复杂的国际体系,为经济全球化提供制度保障。从理念层面看,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的自由贸易理念正受到所谓“公平贸易”理念的挑战。从规则层面看,新的经贸规则从以往的边境措施向边境后措施深度拓展。从治理平台看,多边贸易谈判停滞不前,多哈回合谈判迟迟未果,但区域一体化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成为制定国际经贸规则的新平台,世界贸易组织这个多边组织的改革被提上日程。

    (摘编自隆国强《经济全球化的新特点新趋势》)

    材料三:

        在当前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对于引导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繁荣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应加强“一带一路”合作机制建设,优先选择能够让当地老百姓受益的合作项目,努力做到雪中送炭、急对方之所急;同时,要不断完善合作机制,加强项目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的人员培训、技术指导、项目维护等配套支持。应在开拓市场上下功夫,搭建更多贸易促进平台,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到“一带一路”参与国开展投资合作;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加强供货渠道、物流、电子支付和商品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和标准建设。应加快形成金融支持共建“一带一路”的政策体系,充分发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平台的作用,深化与各参与国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合作,为金融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应规范企业投资经营行为,引导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严格遵守东道国法律法规,高度重视境外金融风险防范,全面提高境外的资金安全保障和应对金融风暴的风险能力。

    (摘编自王颖、李计广《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为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增添动力》)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断加深,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理解其历史逻辑和发展趋势,发挥引领和推动作用,最终实现共同发展。 B .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中国将以平等为基础、开放为导向、合作为动力、共享为目标,主导全球经济治理,与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 . “一带一路”的合作开发,不能只将当地百姓急需的合作项目建设完成了事,还要加强建设中以及建成后的人员培训,技术指导、项目维护等配套支持。 D . 金融支持也是“一带一路”建设政策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深化与各参与国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合作,在促进合作的同时要防止境外金融风险。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2008年金融风暴后,经济全球化的推进速度明显下降。到2017年,全球货物贸易出口、服务贸易出口和跨境直接投资均呈下降趋势。 B . 虽然金融危机爆发后,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增长速度都明显下降,但服务贸易增速下降幅度要远低于货物贸易增速下降幅度。 C . 在经济全球化中,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到全球生产价值链中,因此在跨境贸易与投资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甚至个别年份超越发达国家的表现。 D . 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是由理念、规则和机构组成的一套复杂的国际体系,它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所谓“公平贸易”理念的挑战,另一方面是由于经贸规则的拓展延伸需求。
    3. (3) 在当前情况下,我国应该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