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19高三上·荣成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曰:臣闻命者天之令也,性者生之质也。或夭或寿,或仁或鄙,陶冶而成之,不能粹美,有治乱之所在,故不齐也。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故尧、舜行德则民仁寿,桀、纣行暴则民鄙夭。夫上之化下,下之从上,犹泥之在 , 唯甄者之所为,犹金之在熔,唯冶者之所铸。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事易王。易王,帝兄,素骄,好勇。仲舒以礼谊匡正,王敬重焉。久之,王问仲舒曰:“粤王勾践与大夫泄庸、种、蠡谋伐吴,遂灭之。孔子称殷有三仁,寡人亦以为粤有三仁。桓公决疑于管仲,寡人决疑于君。”仲舒对曰:“臣愚不足以奉大对。闻昔者鲁君问柳下惠:‘吾欲伐齐,何如?’柳下惠曰:‘不可。’归而有忧色,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此言何为至于我哉!’徒见问耳,且犹羞之,况设诈以伐吴乎?由此言之,粤本无一仁。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伯为其先诈力而后仁谊也苟为诈而已故不足称于大君子之门也五伯比于他诸侯为贤,其比三王,犹武夫之与美玉也。”王曰:“善。”仲舒为人廉直。是时方外攘四夷,公孙弘治《春秋》不如仲舒,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仲舒以弘为从谀,弘嫉之。胶西王亦上兄也,尤纵恣,数害吏二千石。弘乃言于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胶西王闻仲舒大儒,善待之。凡相两国,辄事骄王,正身以率下,数上疏谏争,教令国中,所居而治。及去位归居,终不问家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仲舒所著,皆明经术之意,及上疏条教,凡百二十三篇,皆传于后世。               

    (《汉书·董仲舒传》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伯∕为其先诈力而后仁谊也苟∕为诈而已故∕不足称于大君子之门也 B . 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伯为其先∕诈力而后仁谊也∕苟为诈而已∕故不足称于大君子之门也 C . 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伯∕为其先诈力而后仁谊也∕苟为诈而已∕故不足称于大君子之门也 D . 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伯为其先∕诈力而后仁谊也∕苟为诈而已故∕不足称于大君子之门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对策: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称为对策。 B . 钧:制作陶器所用的转轮。由此可推知,下文的“甄”为制作陶器。 C . 五伯:即春秋五位霸主。下文“三王”指泄庸、种、蠡三位贤大夫。 D . 二千石:汉代以品级定俸禄。郡守俸禄为两千石,故以此代指郡守。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董仲舒为人勤奋,精研学问。为治学曾三年不看园圃,研究《春秋》精于公孙弘,去官归家后,仍然专心研学著书。 B . 董仲舒讲求礼仪,深受尊重。他非礼勿行,被学士们尊为老师。他辅佐的两位国王,虽然放纵骄傲,却都能尊重他。 C . 董仲舒精通儒术,学以致用。他引用孔子观点向武帝论述以上化下的重要性,以孔门为例向易王阐述什么是“仁”。 D . 董仲舒弘扬儒术,居功至伟。武帝即位后他首倡儒学,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阐发儒家经学的著作在后世流传。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故尧、舜行德则民仁寿,桀、纣行暴则民鄙夭。

      ②“吾闻伐国不问仁人,此言何为至于我哉!”徒见问耳,且犹羞之,况设诈以伐吴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