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0高一下·蓝田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以往,我们总是强调地方戏曲的“家乡意识”、“乡土风情”,因而格外重视表面所体现出来的家乡风土、家乡人情、家乡俚俗趣味,以满足对于曾经感知的家乡的记忆和联想。可是如果经历了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以后呢?经历了缺少或完全没有家乡亲身经验的后来的延续者呢?那么有关家乡表面风情的表达,是否就会减弱,甚至完全没有了一种心灵与情感的照应?我想这就是“原乡”与“家乡”意识的不同。

    “原乡意识”也许并不包含太多的感知和经验,而只是一种籍贯或来源的确定,只是一组被代代告知的有关家乡生活的画面或声音。即使迁徙后又经历了无数代的延传,但仍知道自己的源头在哪里,根在哪里,如知道自己是中原人、山西人、苏北人等等。这时的“家乡”也许就是一个梦境、一种幻想,哪怕是落实在几句方言口语、几幅残缺抽象的图画上,可它照样深入骨髓,照样沉淀在潜意识中,等待着被“一朝唤醒”。比如好几百年前就远徙到北欧的蒙古裔人,他们的后代也许根本没去过老家,对家乡也没有具体的感知,可是他们却有可能知道那里有草原,有马群,有帐篷,还有一种音乐叫“长调”。他们蓦然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里看到了一幅绘画或照片,冷不丁听见了长调演奏的旋律,就可能有一种惊心动魄、灵魂被牵引的感受。千里万里,百年千年,有一种东西埋藏在基因里,流淌在血液中,生生不息。

    曾听过台湾作家席慕容的演讲,她说她虽然从小就知道自己是蒙古族人,可是直到长大她并不知道家乡是个什么样,她对这个地方有一种难以名状却又难以排遣的情感上、文化上、精神上的深度认同,她说那就是她的“原乡情结”。席慕容不是生长在这里,可是她知道这里是她的“原乡”,无论走到哪里她都不能摆脱她生命的“根”。终于,席慕容在她盛年时回到了内蒙古,她一脚踩到草原上就本能地跪了下去,亲吻着祖先的土地,泪流满面。这时,席慕容气质里的“原乡情结”和对家乡认知的文化碎片,就蓦然间与实在的家乡会合了。

    于是我们知道,在人的意识里有一种比“家乡情感”更为深刻的“原乡情结”。它也许不如“家乡”的记忆具体,但是它比具体的记忆更开阔、更深远、更具有悲剧意味的美。“原乡”的情结甚至是超越一般疆界的,它甚至是人类对于自身血缘、族群和文明来路的普遍关怀。尤其是现代人,越是伴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进程,越是会关注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什么地方深埋着自己的“根”。

    为什么移民到上海的苏北人在经历了几代人以后,还要去剧场倾听淮剧?为什么一出好的地方戏曲能够超越地域限制,照样感动和感染方言区域以外的人群?为什么何训田和朱哲琴的《阿姐鼓》能够感动全中国,感染全世界?被感动且感染心灵的人并不一定到过西藏,甚至作曲和演唱者也不是西藏人,可是大家都在一个遥远的神秘的“家乡”会合了,共同感受着那一处“家乡”的同时,也回到了各自的“家乡”。这就是人类的“原乡情结”或“原乡情感”自己的原乡,他者的原乡,共同的原乡。

    假如,更多的地方剧种和剧团都能够持久地追求一种超越一般“家乡情感”升华为“原乡意识”的创作境界,那么就有可能在超越自身生存局限的同时,超越了地方戏曲乃至戏曲文化存在的局限。如此,中国传统戏曲包括地方戏曲的时代再兴,绝非是不可期的。

    (摘编自《解放日报》刊文《地方戏曲的“原乡意识”该醒了》,作者罗怀臻)

    1.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原乡意识”深埋于子孙后代骨子里,比“原乡情结”更深刻、更不受后人感知和经验左右。 B . 只要作家追求将“家乡情感”升华为“原乡意识”的创作境界,中国传统戏就能够复兴。 C . 《阿姐鼓》作者没有去过西藏,作品却感动国人,在于“原乡情感”让人们拥有共同的感受。 D . 草原、马群、帐篷、长调演奏的旋律可能冷不丁就会激发蒙古裔人内心深处的“原乡意识”。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论述层次清晰,由“家乡意识”引出“原乡意识”,由此接着论及“原乡情结”。 B . 文章通过列举台湾作家席慕容的“原乡情结”与实在的家乡会合之事,充分证明了“原乡情结”的存在。 C . 文章采用举例论证,逐一分析“家乡意识”、“原乡意识"和“原乡情结”的内涵特点。 D . 文章在论述“原乡意识”的特点时,侧重分析“原乡情结”在人类生命中的重要意义。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原乡情结”可能不如“家乡”的记忆具体,但它更开阔深远,更具有悲剧意味的美。 B . 为满足对于曾经家乡的记忆和联想,我们格外重视对家乡风土人情、俚俗趣味的表现。 C . 即使只是几句方言口语、几幅残缺抽象的图画,也可让“原乡意识”沉淀在潜意识中。 D . “原乡意识”使得远徙的后世子孙们无论走到哪里,身处何方,都知道自己的源头和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