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17高一下·湖北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扶不起的弟弟

    陈忠实

        这天,作家刚起来,弟弟来了。弟弟从山区老家来,肩头上挎着一只早已过时的仿军用黄色帆布包。

        作家看见弟弟的第一眼,当即想着自己兜里还有多少钱。兄弟姊妹生活在尚未脱贫的山区,凡是找上门的,作家总得给些钱。

        弟弟坦然直言:“哥,你别慌,我不要钱。我知道你名气很大,还是没有钱。”作家听了,有点摸不着头脑。

        弟弟坦率地说:“我想搞一个运输公司,先买一辆公共汽车,搞客运。你想想,你怎么能有钱给我?你把我嫂子卖了,也买不来一辆汽车——”

        作家弹了弹烟灰,大声呵斥:“凭你这号货,能搞长途客运,你是不是昨晚做梦还没醒?”

        弟弟并不恼:“我知道你瞧不起我,不相信我。事没成之前,谁也不信,弄成了,人又给你骚情了。前几年,你没成名时,谁把你当一回事?那时候你整天写稿子,没人登,我咋看你咋不像个作家;而今,我咋看你都像个作家……”

        作家真被堵住了口,无可奈何地笑了笑:“行啊,你想买一列火车搞运输,我都没意见。”

        弟弟笑了:“我还得求你,不要你的钱,只要你给刘县长写个条子,让他给银行行长说句话,我就能拿到贷款。刘县长是你的哥们儿……”

        作家笑着给刘县长写了一张条。

        过了两天,作家给刘县长挂了长途电话,说明来龙去脉,最后,点破题旨:“你知道我这个弟弟是个什么货。我给他讲不请道理,推到你手里,你随便找个什么理由,把他打发走算了。”

        刘县长笑了:“你的电话来晚了,你弟昨日后晌就来了,我把他介绍给了农行行长。

        刚放下电话筒,铃又响了,是弟弟打来的:“哥呀,我在县农行,贷款没问题。刘县长一句话,农行行长照办,我要贷5万元,他连一个子儿也不敢少给。”

        作家心里沉了一下,真要贷款5万元,这家伙把钱捣腾光了,谁来还贷?他对这个弟弟最不放心,听着他狐假虎威的口气,愈加疑虑:“你可得考虑换贷能力呀……”

        弟弟说:“你甭操心,现在,人家贷款要财产抵押,我相来想去,咱们兄弟姊妹就你日子过得好,你给我当担保人。”

        作家冲口而出:“那就把我押上。”

        弟弟一笑,说:“谁敢押你这大作家啊。行长到是给我出了主意,把你那本书押上。”

        行长给弟弟出的这个主意,分明是游戏。自以为聪明的弟弟,正在农行行长的圈套里瞎忙。作家说:“我的那本书早卖给出版社了,版权在人家出版社,不属于我,押不成。”

        弟弟显然不懂《出版法》:“你写的书怎么不由你呢?你得给我想想办法,哪怕编个慌话,先让我把钱贷下。”

        作家缠不过,说:“我只有一支钢笔,永生牌的,你作押吧。”说完“啪”地挂断电话。

        一个月后,作家和朋友刘县长聚在一起,突然想起弟弟贷款的事,说:“后来,那贷款缠没缠你?”

        刘县长多喝了几盅,大笑起来,给作家讲了一个可以为小说尾声的故事——

        你弟弟从我那儿走时,要借我的自行车。三天后,交给传达室,我都认不出了,车铃摘掉了,车龙头换上了一副生锈的,车子的钢圈和内外胎换成旧的,只乘那个三角架——真是“凤凰落架不如鸡”了……

        作家“啊”了一声,想骂也没骂出来。

        刘县长说:“我看着这辆自行车,突然想起你常说的‘这个货’——只有这个称呼好。”

        次日,作家回乡看望父母,顺便看望这个弟弟。弟弟正蹲在窑门口抽烟。显然,汽车公司没有办起来,那辆自行车倒是撑在窑门前的场院里,除了三角架是脱漆锈斑的旧架子,其余部件都是崭新的。

        寒暄之后,作家指着自行车,说:“你太丢人现眼了……”

        弟弟笑起来:“这算个屁事,车也不是刘县长自己的,公家给他再买一辆嘛。哥,你跟他说是哥们儿,我沾不上大光,沾这么点小光,权当‘扶贫’嘛……”

        瞅着嘻嘻哈哈的弟弟,作家什么也说不来。走出窑院,面对弥漫着柴烟的村巷,他忍不住在心里呻吟起来:我的乡亲们哪……

    (选自漓江出版社《中国当代小小说排行榜》,略有改动)

    【注】①骚情,陕西关中方言,“献殷勤,过分热情”之意。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作品中的弟弟从老家山区进城找知名作家哥哥帮忙,他不要哥哥的现钱,而是要借哥哥的名义,他很体谅原本也不富裕的哥哥,说明他直率、善解人意。 B . “作家”开始时大声呵斥想买公共汽车的弟弟,后来却说“你想买一列火车搞运输我都没意见”,这说明“作家”当时是出于重亲情而想要帮衬弟弟。 C . 刘县长在小说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他既是作家的朋友,又是作家弟弟贷款的介绍人,是一位善于识人、处事缜密的好领导。 D . 小说在设置、塑造人物形象时富有匠心,如描写刘县长与农行行长时运用了正反对比:前者是个有情有义又坚持原则的领导,后者则是个圆滑奸诈、媚上欺下的干部。
    2. (2) 小说以“他忍不住在心里呻吟起来:我的乡亲们哪……”结尾,如何理解这句话?

    3. (3) 有人认为,小说中“作家”这个人物身上也有人性的弱点。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谈谈你的具体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