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17高三下·河西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西欧社会经济发展部分数据比较表

    时间

    占世界GDP(世界=100)

    人均GDP(1990年国际元)

    中国

    西欧

    中国

    西欧

    1500年

    25

    17.9

    600

    798

    1600年

    29.2

    19.9

    600

    908

    1700年

    22.3

    22.5

    600

    1033

    1820年

    32.9

    23.6

    600

    1245

    ——数据来源:【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16至19世纪初(约明正德到清嘉庆年间),中国执世界经济之牛耳,早期的工业化得到长足发展,海外贸易长期顺差,白银大量流入。但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加快走向衰败,与西欧、北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

    ——摘编自王信《明清外贸顺差、白银流入及对经济的影响》等

    材料二:在十五六世纪的明朝中期,白银终于取代了明朝政府原来法定的“大明宝钞”,成为通行的主要货币。……白银之成为主要通货,是商业繁荣,尤其是棉布、粮食、食盐等日常生活用品的远距离贩销的结果。

        由于商业的繁盛,16世纪下半叶,货币不足以支付商货的交易,政府不得不加大铜和银的生产。但明中叶国内白银产量也只有二三十万两,不足以应付市场流通的需要。而恰在此时,美洲的白银来到中国。……据估计,在16世纪后期到18世纪初130年时间里,从南洋运入中国的美洲白银,加上中日贸易而运入的日本白银,中国白银总数达到2亿两的规模。(注:到19世纪初,尽管中国大量进口鸦片,导致白银外流,但由于美国商人用银购买茶叶等物,白银仍净流入中国)这必然促进市场繁荣,加速经济的白银化。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至19世纪初中西方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基本态势。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贸易发展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中国海外贸易长期顺差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