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0高二上·内江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图书是一种特殊商品,多数出版社一直重视“塑造品牌”,进行“品牌化经营”。业界流行“睹书思社”的说法,美国著名出版家史密斯·贝利说:“出版社并不因它经营管理的才能出名,而是因它所出版的书出名。”可见,那些能让出版社出名,进而引发读者“睹书思社”的书,就是那些能够体现出版社品位的特色品牌书。品牌图书可谓出版社的立社之本、强社之本、优社之本。一个出版社如果没有品牌产品,早晚会被市场淘汰。

    事实上,品牌图书不是专家们投票评出来的,更不是出版社刻意贴标签自封的,而是在图书市场中形成的,是通过时间隧道过滤、积淀的结果,是读者心中的口碑。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但凡称得上是强社和名社的,都有品牌图书作支撑、作招牌、作标志。

    商务印书馆以出版工具书和学术名著在国内出版界独占鳌头,赢得“工具书王国”和“学术出版重镇”的美誉。《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自出版以来就受到全国读者的广泛欢迎,这两本品牌工具书给商务印书馆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早年推出的“万有文库”也是商务印书馆的品牌图书。这些承载大国深厚文化和世界进步思想的招牌书、品牌书铸就了商务印书馆的历史荣光。

    三联书店与哈佛燕京学社共同策划的《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明确定位于国内中青年学者的原创性著作。追求的境界是只求有利于学术,不求闻达于世间。他们以推动学术进步为目的,严格评选,鼓励创新,提倡开放。

    “书比人长寿。”这是出版界的一句箴言。当代编辑理应有这种追求。但令人担忧的是,现在大量的平庸之作充斥市场,有的甚至是垃圾书。何以出现这种让人汗颜、担忧的局面?原因虽多,但编校人员缺乏工匠精神是一个重要因素。

    何为工匠精神?就是止于至善、精益求精、执着专一,着力追求完美与极致的精神。将这种精神融于日常的编辑工作中,就是要对文字抱有敬畏之心,如履薄冰,始终坚守文化的价值,树立文化自觉的意识;在把握文化品质、思想内涵、学术价值、语句规范、知识准确等方面,力求做到字斟句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复推敲,精准定位。

    古往今来,我们的先哲执着专一地践行工匠精神的事例不胜枚举。战国末年,吕不韦主持编撰《吕氏春秋》,为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让人把全书誊抄一遍,悬挂于咸阳城门,“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这就是“一字千金”典故的来历。这个经典故事,就是对以工匠精神打造文化精品的最好诠释。

    实践证明,精品力作都是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而成的,品牌图书的打磨更是如此。当今,在出版这个行业里,有一些不显山、不露水、不张扬,甘愿“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编辑,堪称践行工匠精神的楷模,值得敬仰和效仿。如人民出版社的责任编辑邓蜀生,为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黄绍湘《美国简明史》的出版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在那份手写的总计78页的审读意见中,邓老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严谨认真的态度令人叹服,作为学者型编辑的典范,值得我们每一位编辑学习。

     (摘编自乔还田《品牌图书是强社之本》)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只有经过了时间的过滤和考验,在读者心中形成了口碑的图书,才能称得上品牌图书。 B . 许多人在购买字典时往往优先选购《新华字典》,这其实是一种“睹书思社”的行为。 C . 三联书店与哈佛燕京学社共同致力于推动学术进步,只出版国内中青年学者的原创性著作。 D . 人民出版社的责任编辑邓蜀生是学者型编辑,堪称践行工匠精神的楷模,值得我们学习。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运用引用论证,论证了出版优秀图书才是出版社的生命线,否则就会被淘汰的观点。 B . 文章多次以国内出版社的优秀案例为论据,目的是论证我国出版社很重视“塑造品牌”。 C . 文章用“一字千金”的典故,论证了要打造精品图书就必须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D . “书比人长寿”是说一本好书可以长久流传,意在阐明一个好编辑要具有工匠精神的观点。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商务印书馆曾因出版“万有文库”而闻名,如今又被称作“工具书王国”,称得上是强社和名社。 B . 目前大量的平庸之作充斥图书市场,最根本的原因是编校人员缺乏扎实的学术功底。 C . 工匠精神在不同行业有不同体现,编辑的工匠精神就体现在要对文字抱有敬畏之心。 D . 《吕氏春秋》因采用了“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干金”的方法,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