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19八上·郑州月考)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 (1) 解释加点字

      ①遂承天寺寻张怀民。

      ②怀民亦寝。

      ③吾在

      ④卒其城。

    2. (2) 划分朗读节奏,两处。

      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3. (3) 翻译句子。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

    4. (4) 理解课文

      (甲)文表现了苏轼安闲自适的心境,还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乙)文记述了苏轼率领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迹,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