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
  • 1. (2019八上·无锡期中) 如图为一位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对“立竿见影”的现象进行了研究.

    1. (1) 首先,老师请小明同学在图中画出清晨7点和上午10点,同一根竹竿同一地点在太阳下的影子(要求将影子用L标出),请你完成(“•”表示太阳).
    2. (2) 从这两张图比较来看,你发现影子的长短与有关.古代人利用这个规律创造发明了日晷,并以此来粗略测量
    3. (3) 为了进一步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课后和同学做了如图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

      ①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

      点光源的高度H/cm

      20

      30

      40

      50

      60

      影子长度L/cm

      30

      15

      10

      7.5

      6

      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减少的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②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答:应当保持短木条的长度不变以及不变,改变,测量相应的影子长度L并记录,分析数据并得出规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