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阅读的“美丽”与“忧愁”
【材料一】百家争鸣
近年来,阅读不超过140字的微博、手机新闻等成为时尚。人们习惯在手机、电子书阅读器、平板电脑等工具上进行阅读。像这样的通过网络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
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八卦,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同时,比起价格不菲的大部头的纸质书,它的阅读成本更低。
碎片化阅读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靠性。零碎的阅读根本无法让读者走进大部头书籍和主题严肃的文本,人们习惯于简单的口述和拼接后,就很难主动阅读,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不管什么人,都要想办法去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否则便是这个世界上无根的流浪儿。要做到这一点,有效的方法便是深度阅读。(摘自互联网)
【材料二】权威调查
2010年、2018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摘要
年度 |
人均纸质书阅读量 |
人均电子书阅读量 |
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 |
2010年 |
4.25本 |
0.73本 |
32.8% |
2018年 |
4.67本 |
3.32本 |
76.2% |
备注: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指的是:通过网络、手机等方式进行阅读的人占总阅读人数的比率。(摘自《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材料三】相关报道
“不在书店”位于厦门最出名的公园——中山公园西门附近。“不在书店”2011年开业,曾被网友评为“中国最美书店”。老板麦子曾说:“独立书店,选书也要有独立精神,你在这里找不到畅销的成功学书籍。”近日,书店老板在微信留下消息:“不在书店,将于2019年1月1日永久关停。”据了解,书店关停,或与亏损有关。浪漫和文艺背后,是数年间日益上涨的租金和其他各种杂费。(节选自《海峡导报》)
【材料四】补充事例
在加拿大,人们喜欢全家逛书店、去图书馆,喜欢饭后一起围坐在暖烘烘的壁炉前读书。加拿大几乎每座图书馆都有儿童读书区,家长可以把孩子放在那里,自己放心地去阅读书籍。
喜爱阅读的不仅只有加拿大人,据调查,以色列人均纸质书年阅读量达到64本,日本为40本,韩国也有11本。有资料显示,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等国,对小书店的税率为零,瑞士、意大利的税率也只有2%。法国政府长期免征书店所得税,日本和韩国则由政府制定图书最低折扣以保证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店处于平等竞争舞台。此外,西方不少城市还有各类文化基金,为一些有地标景观性质的书店提供资助,以保护城市文化的多样性。(摘自《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