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
  • 1. 阅读理解

    尊重青春

    程  刚

    初中那会儿,父母亲已在南方做生意多年,家里生活条件很好,我过着富足而小资的生活。我的学习成绩不错,初中毕业后,考上了市里的一所实验中学。

    那时,学校搞勤工俭学,在校园西北角空地开了10亩地,分给各个班,让学生种东西,收获后自己售卖,挣到的钱作为班费。

    王老师带着我们把这块地种上了菜,这是我头一次干农活,有一种说不出的新鲜感。

    李同学家在农村,是学习上的佼佼者。学校每一届只在各乡镇招10名学生,他是其中之一。其实有些时候,我能从他身上感受到生活的不易:他每个月回一次家,然后带足干饼,再带些咸菜,大部分时间都是吃这些。他用的被子上还有补丁,而我则早已换成了又轻又暖的羽绒被。

    种菜初期的新鲜感很快就没有了,我开始讨厌拔草,特别是施肥,简直是最难受的事了,刺鼻的粪臭让我一次又一次想吐。后来,一到劳动,我就找各种借口躲开。

    这片菜地,多亏李同学打理,全班就他会种菜,就算老师不组织去菜地劳动,他也会自己抽空到菜地看一下。施肥的时候,就他一个人干得最卖力气,他说他在家就干这些活,早就习惯了。

    我不去劳动的事儿,王老师看在眼里,他严厉地批评了我。我当时很不在乎,我的理由也很充分:到时候班里组织活动,我可以多捐点班费。

    秋天到了,菜地收获了,是个丰收季,卖了800多元。班委研究这钱怎么用,大家一致提出要给李同学200元,因为数他最辛苦,我说我再捐400元作班费,却被王老师拒绝了。李同学也拒绝单独分给他200元,他说钱是班级的,不应该单独分给他。

    这一周,李同学没回家。我在步行街买鞋时,在一家饭店门口碰见了他。他正在和一位师傅倾倒垃圾,我问他怎么在这里,李同学笑着说:“打个短工,一天30元。”我点了点头,没说太多就走了。那天下午,逛街累了,我便进了电影院看电影。可刚进影院,看到前面有两个熟悉的身影,是王老师和李同学,真是巧了。看完电影,李同学坐公交回学校,而我和王老师坐另一班车回家。在车上,我问王老师:“李同学家里条件不好,怎么舍得花钱来看电影?”

      王老师沉默了一会,对我说:“李同学说从来没进过影城,还说我最近给他补习竞赛知识很辛苦,想邀请我一起看一场,我知道他家条件不好,但我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为什么?”我有些疑惑地问。

    “老师尊重他的青春,他家贫穷,但他的青春里没有自卑,也不缺时尚,他把最苦的活当快乐,想看电影,就去打工挣钱,这是他最真实的青春,也是让我羡慕的青春。程刚,你尊重你的青春吗?你多交班费,你来看电影,可这些钱是你自己奋斗出来的吗?”王老师说完,认真地看向了我。

            那一刻,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但我的心却在翻涌。从那天起,我知道了在青春里还有“尊重”这个词,人不但要尊重别人,更应该尊重自己,这样的青春才最有意义。

    (选自《少年文摘》2019年5月版,有删改)

    1. (1) “我们”班在搞勤工俭学的地上种什么?收获多少钱?(    )
      A . 种粮食  400多元 B . 种菜  800多元 C . 种粮食  800多元 D . 种菜  400多元
    2. (2) 下面哪一项不是用来表现李同学生活不易的?(    )
      A . 他种菜很拿手。 B . 他用的被子上还有补丁。 C . 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吃从家里带的干饼、咸菜。 D . 他每个月回一次家,然后带足能吃一周的干饼。
    3. (3) 本文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哪一项?(    )
      A . 前后照应 B . 场景描写 C . 寓情于景 D . 对比
    4. (4) “程刚,你尊重你的青春吗?你多交班费,你来看电影,可这些钱是你自己奋斗出来的吗?”对王老师这句话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老师在委婉批评程刚不该多交班费和看电影。 B . 王老师在委婉提醒程刚青春要靠自己奋斗出来。 C . 王老师在委婉批评程刚没有尊重自己的青春。 D . 王老师在委婉提醒程刚,尊重自己的青春就是要用奋斗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5. (5) 有人认为李同学在班级勤工俭学中付出的劳动最多,但他却拒绝单独分给他200元,真傻,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6. (6) [疑难]对王老师明知道李同学家境不好,还答应和李同学一起看一场电影的行为,你怎么评价?
    7. (7) 文章的结尾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8. (8) 李同学认为老师给他补习竞赛知识很辛苦,所以邀请老师一起看一场电影,对于他这样的做法,你怎么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