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0九上·南宁期末)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百世甲骨,春秋永传

    ①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

    ②1899年,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在古董商售卖的骨头上,发现了一种神秘符号,这就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它是镌刻或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的出现透视三千年前殷商社会生活的重要素材。让我们了解商代的很多事件和人物,也让我们直接面对商代的文明高度。甲骨文使传说中的商朝彻底被证实,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往前推进了一千年。

    ③甲骨文虽然深埋地下数千年,但它一出土即被部分识读。120年来,共发现不重复的甲骨文字4500个左右,已识读三分之一,剩下的多是人名、地名。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看似不可思议,却正是汉字的独特之处。

    跟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古印度河流域的印章文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字不同,甲骨文没有死,一直绵延流传下来,演变成今天通行的汉字。甲骨文中有很多象形字和会意字,其中有不少还保留着早期形态,这是古人采用“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手段,借助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经验积累所得,从中可以体会出古人造字时的立意和取象。如“尹”字为一只手拿着笔的形状,因此“尹”在古代用为官吏的通称:“监”字是人用器中之水照面的形象,表示的是古人以“水”为镜的习惯;“保”字像一个大人背着一个孩子,从大人的角度讲是对孩子的保护,从孩子的角度讲是对大人的依仗,所以“保”字古代有“保护”和“依仗”两个意思。

    ⑤今天,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无论方言口音、生活习俗如何迥异,通过共同的文字,人们可以毫无障碍地沟通思想、交流情感,这看似平常的一幕,背后是汉字这块积淀数千年的文化基石。在历史上,汉字对促进多民族团结同样功不可没,成为具有强大民族凝聚力的符号系统。

    (选自《南宁日报》,有删改)

    1. (1) 下列关于“甲骨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骨文是中华民族最早使用的成熟文字,是汉字的源头和文化的根脉。 B . 商朝因甲骨文的出现被证实,让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往前推进了一千多年。 C . 因出土的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给我们还原了一个鲜活的商代世界。 D . 甲骨文发现至今已经120年,虽然历史悠久,但是它并没有远离我们。
    2. (2) 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题目明确了说明对象,点明甲骨文存在的时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 . 第③段加点词“约”,限定了范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 . 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唯独甲骨文被保留下来。 D . 文章采用逻辑的说明顺序,叙述了汉字历经三千年演变而不改其形。
    3. (3) 仿照示例,说文解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