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0高一上·长沙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

    杜甫离开长安时,心境是很凄凉的。他当时只认为这对于他的政治前途是一个打击,但他并没有意识到,他从那狭窄的天地里解放出来了,对于他的诗的发展却是一个大的恩惠。

    这时两京收复不久,物价贵,米一斗七千钱,长安市上的水酒每斗要三百青铜钱,大路上不是乞丐,便是饿殍。在这民生凋敝、外族侵凌的时期,杜甫也只有在离开了皇帝的“天颜”时才能认识清楚,他后来写了一首《洗兵马》,把当前的政治情况说得很沉痛。想到那些无功受禄的官僚,他说:

    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

    但是人民呢:

    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春旱不能下种)。

    洪上健儿(围攻邺城的士兵)归莫懒,城南(长安城南)思妇愁多梦。

    这首诗可能是759年春天在洛阳写成的,王安石选杜诗时,说它是杜诗中的“压卷”,我们现在看来,这首诗反映了杜甫两方面的积极精神,他站在民族的立场上,对于胜利有绝对的信念;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他揭露了这个朝廷的种种缺陷。

    除去《洗兵马》外,从这时起到年底他到了成都为止,他这一年内的作品十分之九都是五言诗,这些五言诗是《彭衙行》与《北征》的继续发展,是杜甫诗的艺术里一个伟大的成就,这成就集中在一座高峰上:是他从洛阳回到华州时在路上写的《三吏》和《三别》。

    这六首诗自成一组,是杜甫诗中的杰作,从白居易开始就不断被人称赞为诗的模范,它们继承了《诗经》、汉乐府的传统,影响了后代的进步诗人。杜甫自己对于这一段的创作生活也是肯定的,他晚年在夔州说过,“忆在潼关诗兴多”。这六首诗不只单纯地反映了人民的痛苦,而且更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这矛盾是在封建社会里一个爱人民、爱祖国的诗人在人民与统治者中间感到的剧烈的冲突。这六首诗与长安时代的《兵车行》不同了,他写《兵车行》时只是站在人民的立场,反对侵略战争,这时他除去替人民诉苦外,还不得不考虑到国家和民族所面临的严重的危机。

    杜甫离开洛阳,路过新安,听到一片乱嚷嚷的点兵的声音,可是新安的县份小,成丁没有了,只好征用十八岁的“中男”,他亲眼看见一群孩子被赶入军中,是这样凄惨: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孤单)。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但是杜甫一转念,想到抵御胡人是人民应有的职责,于是立即转换口气来安慰这些青年: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只屯驻洛阳),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工作不重);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指郭子仪)如父兄!

    他在路上又看到一个老人,子孙都阵亡了,如今也被征去当兵,老妻卧在路旁啼哭,她知道他这一去不会再有回来的希望;还有新婚的少妇,晚间结婚,第二天早晨丈夫便被召去守河阳,她自己觉得嫁给征夫,不如委弃在路旁;还有从相州战败归来的士兵,回到家中,但见园庐被蒿藜埋没,当年同里的人们不是死了化为尘泥,便是东西分散,没有消息,当他背起锄头要去耕种久已荒芜的园畦时,县吏听说他回来了,又把他叫回去在本州服役。这三个人,杜甫每人都为他们写了一首诗,用他们自己的口吻,诉说他们自身的痛苦,但是诉苦诉到极深切的时刻,一想到国家的灾难,便立即转变出振奋的声音。

    总之,杜甫虽看见人民受了这么多统治者给予他们的灾害,但因为胡人的势力又膨胀了,为国家着想,他都按照个别的情况来鼓励他们、安慰他们。只有《石壕吏》一诗是例外。他晚间投宿在石壕村一个穷苦的人家,夜半有差吏敲门来捉人,这家的老翁跳墙逃走了,家里只剩下一个老太婆和一个下衣不完的儿媳带着一个吃奶的孙儿。老太婆和差吏交涉许久,说了许多哀求的话,差吏还不肯让步,坚持要人,最后没有法子,她只有牺牲自己,让差吏把她在当天夜里带走,送到河阳的军营里去。杜甫亲身经历这段故事,他再也不能有什么话来鼓励、来安慰这一家人了。

    这首诗只是客观的叙述,但其中充分表达了作者所感到的人民最深的痛苦;它一再被传诵,只因为它最真实地告诉我们,过去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是怎样对待他们的人民。杜甫有这样的成就,完全由于他接近了人民,这是他半年前在长安出入“禁掖”、侍奉皇帝时所想象不到的。

    (节选自冯至《杜甫传》,有删节)

    1. (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离开皇帝身边,对杜甫的个人前途也许是不利的,但使他能够深入民间,更清楚地看到民生疾苦和社会现实,对他的诗歌创作又是有利的。 B . 王安石把《洗兵马》看作杜诗的压卷之作,是因为他认为这首诗既表达了对胜利的绝对信念,也站在人民一边揭露了朝廷的种种弊端。 C . 《三吏》《三别》延续了杜甫诗歌从《彭衙行》《北征》以来一直的诗歌风格和特点,反映了人民的痛苦,反对战争,而又有新的发展。 D . 既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为苦难的人民疾呼,又要站在国家和民族的立场鼓与呼,《三别》等作品在矛盾中表现了杜甫思想的新进步。
    2. (2)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杜甫离开长安时心境“很凄凉”,觉得政治前途受到了打击,表现了杜甫对于功名利禄的在意,这在一定程度反映了杜甫的时代局限性。 B . 从洛阳到华州,《三吏》《三别》成就了杜诗创作的一座高峰,杜甫对这一时期的作品也感到满意,这正应了“国家不幸诗家幸”的谚语。 C . 为垂垂老人、新婚少妇、无家的士兵三个普通人分别写一首诗,抒写他们的不幸经历和痛苦,表现了杜甫作为爱国诗人深沉的民生情怀。 D . 而对石壕村一个贫苦人家的遭遇,杜甫只用客观的方式叙写,表明此时的诗人看过了太多的人民的苦难,已经无话可说。
    3. (3) 文章说《三吏》和《三别》是杜甫诗歌创作的一座高峰,其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