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
村外野柳疏净,两岸却与云平。
寒鸦时起时落,有人河上滑冰。
①当阳历新年的1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285度时,节气即是“小寒”。中国的先民在长期的经验中认识到,这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气象资料证实,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冬至过后,到小寒节气期间,土壤深层的热量消耗殆尽,尽管得到的太阳光、热较冬至时稍有增加,仍入不敷出,于是便出现全年的最低温度。民间有“小寒胜大寒”之说。
②气象学家解释说,在小寒节气,东亚大槽发展得最为强大和稳定,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也达到最为强大且稳定,西风槽脊尺度达到最大,并配合最强的西风强度。小寒节气冷空气降温过程频繁,但达到寒潮标准的并不多。中国内地最冷的地区是黑龙江北部,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左右,天寒地冻。北京的平均气温一般在零下5℃上下 , 极端最低温度低于零下15℃。而在低海拔河谷地带,中国南方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12℃左右,只有很少年份可能出现0℃以下的低温。
③虽然现在小寒是最冷的时候,但在先民当初的观察中,小寒的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历书》说:“斗指戊,为小寒,时天气渐寒,尚未大冷,故为小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就是说,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寒是比小寒冷的。无论如何,这是艰难时刻。先民总结小寒的冷暖可预测未来天气:“小寒天气热,大寒冷莫说”“小寒不寒,清明泥潭”“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等等。
④“冷在三九”“出门冰上走”。淋过雨、挨过霜、披过雪,“小寒”是冻出来的。对农民来说,小寒时节要抓好春花作物的培育,做好防冻、防湿工作,力争春花作物好收成。要防止积雪、冻雨压断竹林和果木,冬季多大雾、大风天,海上或江湖捕鱼、养殖作业需特别注意安全。害虫在此时会被冻死,“小寒寒,六畜安。”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小寒期间,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
(节选自《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