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0高一上·通州期中) 阅读下面闻一多《忆菊》诗,完成下面小题。

    忆菊

    (重阳节前一日作)

    闻一多

    插在长颈的虾青瓷的瓶里,

    六方的水晶瓶里的菊花,

    钻在紫藤仙姑篮里的菊花;

    守着酒壶的菊花,

    陪着盏的菊花;

    未放,将放,半放,盛放的菊花。

    镶着金边的色的鸡爪菊;

    粉红色的碎瓣的绣球菊!

    慵的江西腊哟;

    倒挂着一饼蜂似的黄心,

    仿佛是朵紫的向日葵呢。

    长瓣抱心,密瓣平顶的菊花;

    柔艳的尖瓣蕊的白菊

    如同美人底拳着的手爪,

    心里着一撮儿金粟。

    檐前,阶下,篱心底菊花:

    霭的淡烟笼着的菊花,

    丝丝的疏雨洗着的菊花,

    金底黄,玉底白,春酿底绿,秋山底紫,……

    剪秋箩似的小红菊花儿;

    从鹅绒到古铜色的黃菊;

    带紫茎的微绿色的“真菊”

    是些小小的玉管儿缀成的,

    为的是好让小花神儿

    夜里偷去当了笙儿吹着。

    大似牡丹的菊王到底奢豪些,

    他的枣红色的瓣儿,甲似的,

    张张都装上银白的里子了;

    星星似的小菊花蕾儿

    还拥着褐色的被睡着觉呢。

    啊!自然美底总收成啊!

    我们祖国之秋底杰作啊!

    啊!东方底花,骚人逸士底花呀!

    那东方底诗魂陶元亮

    不是你的灵魂底化身罢?

    那祖国底登高饮酒的重九

    不又是你诞生底吉辰吗?

    你不像这里的热欲的蔷薇,

    那微贱的紫罗兰更比不上你。

    你是有历史,有风俗的花。

    啊!四千年华底名花呀!

    你有高超的历史,你有逸雅的风俗!

    啊!诗人底花呀!我想起你,

    我的心也开成顷刻之花

    灿烂的如同你的一样;

    我想起你同我的家乡,

    我们的庄严灿烂的祖国,

    我的希望之花又开得同你一样。

    习习的秋风啊!吹着,吹着!

    我要赞美我祖国底花!

    请将我的字吹成一簇鲜花,

    金底黄,玉底白,春酿底绿,秋山底紫,……

    然后又统统吹散,吹得落英缤纷,

    弥漫了高天,铺遍了大地!

    秋风啊!习习的秋风啊!

    我要赞美我祖国底花!

    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

    一九二二,十

    注:①本诗是闻一多在美国留学期间的重要作品,1922年10月,旧历重阳节的前一天,诗人在美国芒城写下此诗。②底:旧同“的”或“得”。

    1.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 (áo)    色(xiáng)    蜂(kē) B . (yōng)     着(jué)     心(bǔ) C . (zǎn)   篱(bàn)      霭(ǎi) D . (è)         甲(kǎi)    华(zhòu)
    2. (2) 闻一多曾提倡新诗“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主张。下列对这首诗在“绘画美”方面创作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在诗的前五节中,诗人采用细致描绘的手法,从花形花貌、花神花情等角度精细描绘了菊花的千姿百态,给人留下无穷的想象与回味的空间。 B . 诗的第一节中,诗人用“未放”“将放”“半放”“盛放”等词语呈现出菊花不同时段的开放姿态,具有动作的延续性,给人化静为动的美感。 C . 诗的第三节中,诗人用简练的笔墨勾勒出檐前、阶下、篱畔、圃心的菊花,在迎风冒雨中颜色变为“金底黄,玉底白,春酿底绿,秋山底紫”。 D . 诗的第五节中,诗人将大似牡丹的菊王与星星似的小菊花蕾儿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菊王雍容华丽的姿态,用小菊花蕾儿衬托菊王的富贵。 E . 本诗的第六、七节,诗人用菊花的历史悠久、高雅、纯洁等特质与蔷薇、紫罗兰的热欲、微贱比较,以此赞美中华文化、中华文明。
    3. (3) 阅读这首诗歌的第二节,完成下面填空。

      诗人详细描绘了“江西腊”菊花,用来写它的姿态,用“”和“”这两个比喻突出了“江西腊”的圆形廓线。诗人把比成“美人底拳着的手爪”,手心里还握着“一撮儿金粟”。

    4. (4) 《忆菊》一诗借重阳忆菊以抒发思乡之情。下列写菊的诗歌与《忆菊》主题相近的一首是(   )
      A .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陶潜《和郭主簿》) B .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通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C .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韧开晓更清。(白居易《咏菊》) D .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苏轼《赵昌寒菊》)
    5. (5) 结合诗句,诗人是怎样用“菊花”这一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