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0八上·长春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尽管战争的结局是残酷的,但道光帝并没有作深刻的自我反省,仍是一如既往的将一切责任卸于下属。……他在内心中认定战败的原因在于这批奴才未能实心实力办事,“天朝”的厄运在于缺乏忠贤智良之臣。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三:《天津条约》签订后……咸丰之力与相争,其意在保全华夷之间的藩篱和沟壑,尤在避免中国君主与西方人直面相对。他害怕这种直面相对会扫尽天朝的礼文和成宪,因此宁肯舍弃关税之利。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四:面对日本大举出兵,李鸿章……让官兵相信  “我不先与开仗,彼谅不动手”,“谁先开仗,即谁理绌”。 ……以为,单凭外交上的折冲樽俎,就可以“保全和局” ……战争即将开始,清政府及其外交部门一直在等待调停,一个半月过去了,基本上未做军事上的准备……

    ——《甲午战争百廿年祭》

    材料五:慈禧看到列强未将其列为祸首,“大喜过望,立即诏告奕劻、李鸿章,不论条约如何苛刻,均可照办,并慷慨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中国近代史普及读本》

    1. (1) 材料一是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请分别写出图一、图二相关条约名称。
    2. (2) 结合地图分析列强侵略势力进入中国,从地域上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3. (3) 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的“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根据材料二概括道光帝认为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4. (4) 结合所学,材料三中造成“中国君主与西方人直面相对”现象与《天津条约》中哪条规定有关?根据材料三分析咸丰帝反对的原因。
    5. (5) 结合所学,材料四描述的战争爆发于哪一年?请写出这场战争中的主要战役两例。
    6. (6) 据材料三概括清政府对战争“未做军事上的准备”的主要原因。
    7. (7) 据材料五指出慈禧“大喜过望”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材料五中的“条约”指的是哪一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与列强的哪场侵华战争有关?
    8. (8)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清政府在近代一系列的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何感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