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单选题
  • 1. (2020八上·高安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拟岘台

    陆游

    层台缥缈压城堙,倚杖来观浩荡春。

    放尽樽前千里目,洗空衣上十年尘

    萦回水抱中和气,平远山如蕴藉人。

    更喜机心无复在,沙边鸥鹭亦相亲。

    (注释)①拟岘合:在今抚州市抚河畔,江南名胜。有诗云:“占断江西景,临川拟岘台。”拟岘台始建于北宋嘉祐二年。②堙(yān):古时城门外的土山。③尘暗喻世俗官场的污浊。④蕴藉人:含蓄有修养的人。⑤机心:巧诈阴谋之心。

    1. (1)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描写景观地形, 交代登临时令。 B . 颔联描写登台近观,诗人忘记官场污浊。 C . 颈联描写山水美景,书写物我合一。 D . 尾联描写心醉美景,诗人忘怀得失。
    2. (2)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用一“压”字,不但显示城堙的巍峨,而且化静为动,从互相孤立变为浑然一体,使整句产生了流动感。 B . 颔联着一“洗”字,写出诗人内心强烈的情感变化:无边的春色征服了诗人,使之尘虑一空,心灵进入澄明之境。 C . 颈联用一“抱”字,形象表现了萦回曲折的江水,潺潺流去,毫无汹涌激荡之势,充满和气。 D . 尾联着一“亲”字,表明诗人陶醉在春光之中,与万物化为一体,表现了诗人悠闲的心境。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