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0八上·蒙阴期中)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绍圣六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山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 倒行 , 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注释]①幼子过:苏轼的第三子苏过。②倒行:顺来路往回去。③击汰:击水。汰,水波。④璧:平圆形的玉.这里指映在水中的月亮。⑤余甘:即橄榄。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无与为乐者: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

      ③影颓然:

      山而东:

    2. (2)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起行      顾影颓 B . 念无与乐者  折处辄 C . 步于中庭   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 D . 北      但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 (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山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4. (4) 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生活态度却有共同之处,请写出来。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