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木兰》海报遭群嘲 中国观众的审美被误读?
《花木兰》发布定档海报之时,观众一边因定档而窃喜,一边都在吐槽:太土了!(见图一)那是《花木兰》的设计有问题吗?当然也不是。我们可以看到《花木兰》的其他海报(见图二),却各有巧思之处。
图一 图二
显而易见,这种情况是海外影视公司对中国观众存有的严重误解。
01被误读的审美
诚然, 有别于那些概念艺术海报,主海报的关键就是要把影片的卖点,简洁明了地告诉砚众——它是什么类型影片、它有什么明星参与。 《花木兰》的海报,观众确实直楼明白这是古装战事题科,它的演员涵盖了国内观众都熟悉的刘亦菲、巩俐……而它为了强调这群大咖反而弱化了影片中戏份较重的演员,这种“为了卖脸”的情况并不只是发生在《花木兰》上,《信制》《星球大战8》同样是想尽办法把各种角色都塞进其中。这种海报有一种生怕漏掉一个角色,票房就盖了几千万的感觉。像上述提及的这些全球发行的大片,片商往往是会为不同海外地区匹配多张不同风格的主海报,来适应当地的市场。但从这些海报的结果来看,或许他们对中国观众的审美有所误读。
02真正的审美
有人开玩笑说,一张好的海报值千万票房。可见,主海报远不止是要完成“码人头”这个任务,同时要展现一个潜在的、且明确的方向感和空间感。册时,它要全方位向市场突出自己的主要定位。比如《流浪地球》,它的主海报同样是把所有人物堆砌上去,但是它从空间布局上做足了工夫,同时,它把影片该有的精致、宏大、人情味都展现出来。这张海报非常直接地给观众一个硬科幻的气质。
03审美的背后
随着中国电影慢慢的崛起,行业越来越重视电影的宣传营销。而电影海报这种能直接被观众记住的图片物料,更是被不断关注。电影海报设计不再只是艺术的一面,同时具备了更深层的价值。回到前文提到的那些海外电影的海报,可见,并不是片方没有好看的海报物料,而是选择了不适合的海报作为“特供”。你们是时候该提高审美了,中国观众早已不同往日了。
(二)花木兰评价两极分化:是文化差异、还是外国难讲中国故事?
《花木兰》这部具有满满中国元素的电影,不仅仅在国外电影市场关注度极高,在中国国内更是吊足了影迷的胃口。
但是,随着这部电影在大陆的上映,在中国国内却也出现了不少反对和批评的声音,认为这完全就不是花木兰,这不过就是带着个花木兰的名字而已,故事内核还是西方故事的一部电影而已。
那么,为啥同样一部作品,在国内外会有如此之大的分歧,难道仅仅是因为文化差异吗?
其实,更为重要的是外国人很难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故事的内核难以通过西方的表演艺术呈现出来,以至于国内观众看完这些都觉得“没那味”。
原本是“替父从军”的故事,到了这里就变成了两个“女巫”的故事,这样的大改变确实让很多人无所适从。同时,按照《木兰辞》中写的是整场战争结束之后,木兰的女性身份才得以显现。但是,在电影中,木兰“男扮女装”变成了不真实的表现,甚至影响到了木兰武艺的发挥。同时,还为了表现“神秘的东方主义”还虚构出了一种“气”,也就是类似于黑魔法一样,一种神秘的法术。
从这些种种的改编,甚至是匪夷所思的设定,让一些不经常看外国那种魔幻作品的人来看,确实难以接受。但是,外国人却对于这种设定习以为常,甚至是中国在他们的心目中的形象就是这样,这种固化的形象,甚至成为相关设定的“标配”,似乎没有这样的设定反而成为不真实了。
中国文化确实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不仅仅是中国人在挖掘其中的内涵,也有不少外国人在努力尝试,这样的尝试肯定是好的,能够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但是,任何文化的了解是需要以一种平等和包容的心态去看待的。而不是从一开始就带着有色眼镜来审视其他民族的文化,要是从一开始就带着偏见,那么到最后也肯定会得到一个离奇的答案。
这也是为什么外国人拍不出具有中国精神和内核的东西,不仅仅是因为中外文化差异,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并没有真正的去了解中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中国的人民又是怎样的一群人,中国的历史又是怎样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的,反而只是通过所谓的报道和想象来进行加工制作,那么到最后呈现出来的作品,肯定是不会有中国人买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