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0高三上·滨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褚遂良博涉文史,尤工隶书 , 父友欧阳询甚重之。太宗尝谓侍中魏徵曰:“虞世南死后,无人可以论书。”徵曰:“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太宗尝出御府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天下争赍古书诣阙以献,当时莫能辩其真伪,遂良备论所出,一无舛误。贞观十五年,迁谏议大夫,兼知起居事。太宗尝问:“卿知起居,记录何事,大抵人君得观之否?”遂良对曰:“今之起居,古左右史,书人君言事,且记善恶,以为鉴诚,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太宗曰:“有不善,卿必记之耶?”遂良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职当载笔,君举必记。”遂良前后谏奏及陈便宜书数十上,多见采纳。二十一年,以本官检校大理卿,寻丁父忧,解。二十三年,太宗寝疾,召遂良及长孙无忌入卧内,谓之曰:“卿等忠烈,简在朕心。昔汉武寄霍光,刘备托葛亮,朕之后事,一以委卿。”高宗即位,赐爵河南县公。永徽六年,高宗将废皇后王氏,立昭仪武氏为皇后,召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勣及遂良以筹其事。遂良曰:“皇后出自名家,先朝所娶,伏事先帝,无愆妇德。先帝不豫,执陛下手以语臣曰:‘我好儿好妇,今将付卿。’陛下亲承德音言犹在耳皇后自此未闻有愆恐不可废臣今不敢曲从上违先帝之命特愿再三思审。愚臣上忤圣颜,罪合万死,但愿不负先朝厚恩,何顾性命!”遂良致于殿陛,曰:“还陛下笏此。”乃解巾叩头流血。帝大怒,令引出。长孙无忌曰:“遂良受先朝顾命,有罪不加刑。”翌日,帝谓李勣曰:“册立武昭仪之事,遂良固执不从。遂良既是受顾命大臣,事若不可,当且止也。”勣对曰:“此乃陛下家事,不合问外人。”帝乃立昭仪为皇后,左迁遂良潭州都督。显庆二年,转桂州都督。未几,又贬为爱州刺史。明年,卒官,年六十三。

    (选自《旧唐书·褚遂良传》,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陛下亲承德/音言犹在耳/皇后自此未闻有愆/恐不可废/臣今不敢曲从/上违先帝之命/特愿再三思审/ B . 陛下亲承德/音言犹在耳/皇后自此未闻有愆/恐不可废臣/今不敢曲从/上违先帝之命/特愿再三思审/ C . 陛下亲承德音/言犹在耳/皇后自此未闻有愆/恐不可废/臣今不敢曲从/上违先帝之命/特愿再三思审/ D . 陛下亲承德音/言犹在耳/皇后自此未闻有愆/恐不可废臣/今不敢曲从/上违先帝之命/特愿再三思审/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隶书,书体的一种,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始创于秦朝,形体方正,笔画平直。 B . 朕,文中为人称代词。秦以前指“我的”或“我”,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C . 笏,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有玉笏、象笏、竹笏等,如《项脊轩志》“持一象笏至”。 D . 刺史,初为监察职官,至隋唐时期,已不再承担监察职责,而为州郡行政长官,又称太守。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褚遂良学识广博,精通书法。他擅长隶书,深得欧阳询和魏徵看重;对那些难辨真伪的古书墨迹,他都能详细准确地说出它们的源流出处。 B . 褚遂良忠于职守,秉笔直书。在兼知起居事期间,他向唐太宗表示要忠于职责,即使皇帝有不好的言行也会如实记录。 C . 褚遂良忠直刚烈,深受信任。太宗病危时,召褚遂良和长孙无忌入内室托付后事,把他们比作汉代的霍光和蜀汉的诸葛亮。 D . 褚遂良不计得失,直言敢谏。高宗召集长孙无忌、李勣和褚遂良商量要废立皇后,褚遂良代表三人据理力争,终被贬职。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太宗尝问:“卿知起居,记录何事,大抵人君得观之否?”

      ②遂良前后谏奏及陈便宜书数十上,多见采纳。

    5. (5) 褚遂良是怎样劝阻唐高宗废黜王皇后的?请简要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