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到现在全世界都在提核心素养框架,欧盟和美国的核心素养框架中包括了批判性思维,有效沟通和交流、团队协作和创造性,澳大利亚 Patrick Griffin团队研究提出未来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包括创造性、批判性思维、学会学习、有效沟通和团队协作。由此来看,这些方面是大家公认的核心素养。但是,批判性思维是不是一种能力呢?最早,批判性思维被认为是一种能力,即个体是否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技能。其实,早在1941年,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 Robert Glaser就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态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体。批判性思维不仅仅是我们传统理解的思考问题的技能。它还包括如下成分:首先是有没有开展批判性思维的倾向,是指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愿意接受支持真相的证据;第二是知识,思考什么东西必须有个具体的依托,不能抽象性地谈批判性思维;第三是有运用这方面的技能。只有第三个方面才是传统理解的批判性思维,即运用知识进行推断、识别假设、演绎、阐释、评估证据的过程。按照这个理解,只有把这三个方面合在一起才是批判性思维它不是能力,而应该是比能力更综合的概念。
美国哲学学会在1990年召集了46位不同学科领域的批判性思维研究专家,他们通过讨论达成如下共识:“我们将批判性思维理解为有目的的、自我调节的判断它导致的结果是诠释、分析、评估和推论,以及该判断所于的证据的、概念上的、方法的、标准的解释或语境考虑。”这听上去像是传统理解的批判性思维。但他们同时还说:“批判性思维者习惯上是好奇的、见多识广的,相信推理,思想开放灵活,能合理公正地做出评估,诚实地面对个人偏见。”这不是传统理解的内涵,而是倾向性、态度以及情境意识按照这个理解,培养一个人批判性思维,最关键的不是培养他如何去论证一个问题,而是培养好奇心,对问题追根底的倾向。
材料二
情境使得思维成为必要和得以可能。现在学校中大量操练的是脱离情境的、有固定解题套路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不会引发学生真正的思维,也就不会培养学生素养。其实,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都需要思维。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这本书中给出的一个具体案例,鲜明地体现了情境和思维的关系:“假如你在一条不规则的小路上步行。当道路平坦时,你什么也不想,因为你已经形成了习惯,能应付平坦的路,忽然,你发现路上有一条小沟。你想你一定能跳过去(这是假设和计划);但是为了牢靠些,你得用眼睛仔细查看(此为观察),你发现小沟相当宽,而且小沟的另一边是滑溜溜的(此为事实和资料)。这时你就要想,在这条小沟的别处是否有比较窄的地方呢(此即观念)?你顺着小沟上下寻找(观察),看看有没有比较窄的地方(用观察来检验观念)。你没有发现任何好的地方,于是又另作一个新的计划。当你正在制定新计划时,你发现一根木头(又是事实)你自己寻思,能否把木头拖到小沟上边,架成一个小桥,横跨过去(是观念)。你判断这个观念有试验的价值,于是你把木头架在小沟上,在木头上走过去了(用行动检验和进一步证实观念)。”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日常生活。这就是情境,里面给你提供了大量的观察、观念形成、反思、行动的机会和实践。课堂教学里要创设类似的真实情境,才能给孩子提供真实的思维场景。也只有这种情况下,才会培养学生获得事实,产生观念,建立事实、观念或问题之间的关联。这个关联是学生反思的结果。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才会发展思维,形成观念,孕育价值,学会人际交往的规则。素养的形成一定是这样的。
我们每天生活在各种各样的情境中。只有情境变得越来越复杂,由此形成的越来越灵活的素养才是我们想要的那种。素养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下所孕育出来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这里的素养不仅仅是思维,还包括价值观念、方法、道德品质、责任心、人际互动等等。这些方面综合在一起的东西就是我们讲的素养。素养是在特定情境下,或者是经历了一系列不同的情境后,个体建立起来的。能够灵活运用这些东西和当下情境建立关联的那个东西。这样看,单纯教知识是不行的,单纯教观念也是不行的,一定要在情境里面。而且一个情境也不行,只经历一个情境不会让学生建立灵活的关联。小孩子一看电视里凡是牙齿长得不正的人,就认为是坏人,长大了才知道,牙齿长得不正的人,也可以是好人。素养指向的是要形成灵活的关联,否则会变成非黑即白的机械关联。按照这种理解,情境才是我们素养培养的载体。
(摘编自杨向东《关于核心素养的若干概念和命题的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