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年前,科学家们就已经发现光幻视现象能被人为地引发:我们可以跳过视网膜的输入,直接给大脑的视觉中枢施与一次电刺激,在视觉空间的特定位置产生一个光点,让被试“看到”本不存在的视觉信号。不少学者为这一发现走上了开发视皮层假体的道路,希望直接通过刺激视觉皮层,恢复后天失明的盲人的视力。然而,自上世纪70年代第一代视觉假体诞生以来,( ① )—外来电刺激产生的光幻视信号大多是非常单一且数量较少的“人工像素点”,这距离帮助丧失了视力的后天性眼盲人群回归正常生活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在这项新研究中,由 Pieter Roelfsema带领的荷兰神经学研究所的团队运用了更加稳定耐用的新技术,卓有成效地推动了视觉假体技术继续向前。他们研发出了由1024个电极组成的植入芯片,并将其植入到了两只视觉能力正常的猴子的视觉皮层中,他们的目标是,通过芯片中不同电极同时产生多个电刺激,能够在猴子的大脑中激活一个由多个光幻视(点)组成的可理解的图像。虽然这些“被试”们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究竟看到了什么,( ② )并且成功地完成了任务。令盲人复明的希望,终将依靠科学的力量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