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劳动意义有丰富的论述。
其一,劳动是生存之本。先秦教育家墨子说,“故圣人作诲,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明末清初学者张履祥提出:“治生以稼穑为先,舍稼穑无可为治生者。”这些观点指出了农业劳动的基本价值。
其二,劳动促进个人发展。春秋时期敬姜教育儿子说:“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指出劳可培善,逸则生恶。明末清初学者颜元认为:“养身莫善于习动,夙兴夜寐,振起精神,寻事去作,行之有常,并不困疲,日益精壮。”即劳作使人强健。
其三,劳动是理想生活方式。曾国藩给儿子的信中说:“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他教育儿子把劳动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在劳动中得到快乐,成就君子人格。
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吸收借鉴传统劳动思想的精华。但传统劳动思想是与中国古代社会实践相适应的。因此今天的劳动教育必须立足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具体实践,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对传统劳动思想进行科学的扬弃,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摘编自陆信礼《劳动教育应汲取传统智慧》
材料二:
2017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要求中小学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劳动教育内容。但《纲要》重在指导,并没有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也不具备课程标准的法理性,因而各地实施差异较大。据南京师范大学劳动教育课题组的调查,41.94%的省份单独开设劳动与技术课程或编写了教材,32.26%的省份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开设,25.80%的省份没有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同期抽样调查显示,真正上过劳动教育课的学生中,小学生占42.63%,初中学生只有12.82%,学生经历劳动教育考察和体验类活动也偏少。这表明,没有独立的课程设置,没有刚性的课程要求和明确的课程基准以及配套的课程评价措施,劳动教育课程极易形成虚化现象。
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状况也不尽人意。比如有的院校只有“劳动”,没有“教育”,缺乏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良好的劳动习惯的培养;有的学校劳动教育脱离专业特点、脱离教育实际,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进行职业操作的能力没能有效迁移,“职业劳动”成为孤岛等。
(摘编自《切实解决劳动教育“虚化”“弱化”问题》)
材料三:
结合上海特色,上海市最近下发的《实施意见》把学段内容要求拓展到了幼儿园阶段。
《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幼儿园要注重劳动意识启蒙;小学要注重基本劳动习惯养成;初中要注重职业劳动体验;高中要注重社会劳动实践;普通高等学校要注重创造性劳动锻炼;职业院校要注重职业技术技能训练。
《实施意见》倡导构建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全方位支持的劳动教育工作格局。家长要当好孩子劳动教育的“第一任教师”,鼓励并“手把手”教会孩子家务劳动,每年学会1—2项生活技能。
《实施意见》还特别指出,要重视劳动文化传承,用好“老字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传习基地,丰富与上海产业发展相契合的劳动教育实践资源。
(摘编自上海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
材料四:
劳动课程是日本中小学生的必修课。从幼儿园开始,孩子就要在老师父母的引导下,培养耐心、细心和劳动的习惯;中小学生要上家政课,进行烹饪基础、整理收纳等劳动学习,学校也会因地适宜地给学生们创造劳动学习和实践的条件。
德国劳动教育重视家政课的教学实践,以教会学生如何生活作为劳动教育的目标。此外,学校还注意引导学生参与现代生产活动的过程,使他们了解劳动与环境生态保护、劳动与社会的关系。
美国的劳动教育围绕职业生涯规划开展,课程分为三类:一是基于成为家庭有效成员的劳动教育;二是基于就业的劳动教育;三是基于公民培养的劳动教育。通过学习劳动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并接触各种职业,学习一种或多种职业技能。
(摘编自《国外是如何看待劳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