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火塘
吴昌勇
①当锅灶边的火塘被柴草点亮,陕南的冬天就到了深处。各家屋檐下,大树柈子早已码成一堵墙。在乡下,人们烤火,桦木火硬,头夜烧出的火炭捂在炭灰里,能做第二早的火种。柏木过火后满屋清香,能养神除躁;泡桐木木屑松软,一点就着,是火塘旁常备的燃料。除夕夜,火塘里要火光盈盈,预示来年逢好运。
②火塘或方成圆,一只铁壶吊在火塘中央,四周可围坐七八人。老人烤火,要的是个火伴儿,塘里的小火苗燃烧在火塘中央。悬挂在火塘中央的铁壶晃晃悠悠,猫和狗的眼神晃晃悠悠,“咝咝啦啦”的响动从壶嘴冒出来,一缕一缕的热气也晃晃悠悠。老人一边忙着手中的针线活,一边念叨着,春天,和出远门的儿女一道,能早一点回来。
③小孩烤火,图的是能听见火笑,没有干透的柴柈子烧过芯之后,断成两截,湿气推着火苗瞬间扑出来,火塘里似有嗤嗤笑声。这是孩子们耳朵里欢快、温暖的声响。
④汉子和主妇烤火,是为了解乏,常常是晚饭过后,火塘新添了干柴棒子,尺把高的火苗照得满屋亮堂,壶里的水像跺着脚在跳,待热气把壶盖掀起来,就着滚烫的水,在火塘旁泡个热水脚,一股温热传遍全身经络,这是一天最享受的时刻。
⑤落一场雪,乡下才算是真正过冬。这时,庄稼人才会停下手里的农活儿,一家人围着火塘坐在一起,听雪花簌簌飘落,听风摇门窗吱吱地响。瑞雪兆丰年,旋舞的雪花亦如风筛过后的粮食,轻盈地落入大地粮仓。屋外坐了一场大雪,火塘里却有了些许春意,每一个火苗都如一朵盛开的鲜花。噼啪作响的柴火,好似一挂礼炮,欢庆漫天飞舞的雪花。透过门缝,屋外洒下一地火紅。在这个冬夜,漫天雪花如同为新春递出大自然的请柬,那些襄着雪花外套的小麦和油菜,感受到火热的泥土,正在布置着一场盛大的迎接仪式。
⑥火塘如摆在乡村夜晚的宴席,左邻右舍吃过晚饭,落一身雪花走东家串西家,手握茶杯,就着塘里的柴火,念叨着这场大雪,也念叨着开春之后的油绿肥壮的庄稼。他们围坐在一起,心里话和家常话被大火烤出来,汗津津的额头如飘落了一场毛毛细雨,生出豆大的汗珠。爽朗的笑声袅袅升腾,直到夜深,直到火苗有了倦意......
⑦塘里的火是节气的一部分,烤过小雪、大雪,烤过小寒、大寒,一直烤到打春,烤到万物有了春风外衣。这时,每个人的心中都装着一个火塘,热乎乎地忙碌在庄稼旁。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2月22日)
①——各家备足烤火材料——②——-除夕火盈预示好运。
这时,庄稼人才会停下手里的农活儿,一家人围着火塘坐在一起,听雪花簌簌飘落,听风摇门窗吱吱地响。
①悬挂在火塘中央的铁壶晃晃悠悠,猫和狗的眼神晃晃悠悠,“咝咝啦啦”的响动从壶嘴冒出来,一缕一缕的热气也晃晃悠悠。(说说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②屋外坐了一场大雪,火塘里却有了些许春意,每一个火苗都如一朵盛开的鲜花。(从修辞的角度说说句子的表达效果,比喻除外)
小文一家人在烤火,大家有说有笑,只有他低着头显得闷闷不乐。爸爸关心的询问他怎么啦,好一会儿小文才开口。
小文说:咱们家为什么不装空调?烤火又脏又不安全,还浪费木材。这是早该淘汰的东西,你们太落后了!
爸爸说:小文,烤火是陕西民俗。虽然有些老旧,但它有独特的味道啊。。
小贴士:民俗是民间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人们在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日复一日的民俗生活中尽享生活,它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情怀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