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熜暖心
宣迪淼
家乡有句古话:手捧六谷(玉米)棒,脚下一火熜,赛过活神仙。
烘火熜是绍兴一带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名儿,是过去农耕社会农村冬天里不可或缺的宝贝,几乎家家户户都人手一个火熜。在那物质匮乏的时光里,家里可以没有鱼,没有肉,没有温暖的棉衣,但绝不可能没有火熜,火熜是昔日广泛流行的取暖用具。
火熜是个土名,它的书名叫火炉,主要包括手炉和脚炉。《红楼梦》第九回曾写到,宝玉入学堂就学,袭人细心地给宝玉准备了火炉,“脚炉手炉也交出去了,你可逼着他们给你笼上。”可见,古时富人家的孩子上学堂都用火熜取暖。
火熜按制作的材料不同可分为篾火熜、铜火熜、洋铁火熜三类,其形状也繁多,有八角形、圆形、方形、腰形、花篮形、南瓜形等,其中使用铜火熜最为普遍。
铜火熜一般都用黄铜、紫铜制成,也有少数是白铜的。通常中间是一个薄薄的圆形桶体,下端铆接着较厚的底部,上面是一个可以脱卸的盖子,装有半圆形的提柄。让人印象最深刻的通常是它的散热区——火熜盖,贵重的火熜盖以镂空的技法制作而成,雕刻的艺术形象常有喜鹊绕梅、五蝶捧寿、梅兰竹菊等美丽纹形,跟熜身用浮雕的工艺绘成的人物山水、福禄寿喜、花鸟虫鱼等花纹映衬,相得益彰,可谓是艺术和实用价值完美结合的实用器。
孩提时,我的曾祖母常随身带一个圆形的铜火熜,上面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无数黄豆那么大的小孔,我一直纳闷到底有多少个孔呢?可一直不敢凑上脸去数,因为曾祖母曾神秘地对我说,如果小孩去数小孔的数目,他的脸上就会长上与小孔同等数量的麻子。现在自然明白,麻子与小孔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曾祖母怕我受烫才是事理的内核。
篾火熜在家乡产毛竹的山区用得比较普遍,山里人家有个谜语:祝(竹)家的囡,姚(窑)家配,像篮不拎菜,当中焐焦灰——谜底就是火熜。民谚喻物理,这个谜语清楚地说明了篾火熜的结构组成:内胎是经过民间缸窑锻烧而成陶土制的钵,外包篾片篾丝编打的篾壳,篾壳构图很漂亮,好似一只花篮,身上再栽一条如茶壶柄的把手,俗称为提柄。
火熜最主要的功用是取暖。入冬后,百姓人家在火熜中燃上木炭、锯末或砻糠等,大伙把手和腿脚都烤得暖融融的,这样子十分舒适。宋范成大有诗云“为问灞桥风雪里,何如田舍火炉头”,他对平常田舍人家的炉火暖身的光景由衷地羡慕。
三九腊月,古时的士人们也遍用火熜,除了在家拥炉而读、衙门办公使用,在出门访友,乘车坐轿时经常也带上一个烧得旺旺的火熜。宋代苏门四学士之一张耒描摹初冬官府诗说“昨夜新霜满玉阶,初冬处处火炉开。中官逐院传宣赐,南国诸侯进橘来。”初冬一来,他与同僚获旨用上了火炉,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元人张翥有诗“水远天低。雪意垂垂。火炉头、煨芋燃萁。”诗里道出了火熜的另一个功用是可以烘烤,煨烤食物、年糕、六谷(玉米)、芋艿和番薯等,边取暖边亲手烘烤些五谷杂粮,若是再温一壶土酒,又不担心酒驾,自由自在走上几口,倒真有帝王之气象。
想起冰心先生在《我的童年》一文中回忆:“年轻的母亲穿着沿着阔边的衣裤,坐在一张有床架和帐楣的床边上,脚下还摆着一个脚炉。”有情人追忆似水年华,心音切切。回想起我的童年时代,下雪天起床,准能看见外屋摆放着一个火熜,火熜盖上,烘着我的棉裤棉鞋,母亲在旁小心守着,真是母爱挚挚。再想起我儿子出生后,岳母找过来的第一件护儿物竟是火熜,她递给我们的话语大意是,火熜在屋檐外火红的,图吉利,还能为外孙烘尿布,老办法接地气哩。
火熜火红火红,里面燃的是母爱,让人刻骨铭心。
红烛红窗红装束,新房新户新人来。家乡人至今还保留着一个习俗:每逢女儿出嫁,娘家都得陪嫁一个火熜,而且要把火生得旺旺的由女儿带到夫家,娘家人还须在火熜里点一支烟拿回家中,祈愿双方都红红火火的。对于家乡的民风民俗来说,延续香火是火熜的象征寓意。
烘火熜有温度,有气氛,有香味,有意蕴。
今天,烘火熜之举行将退出历史舞台,可围着家人烘火熜的暖暖情结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里。火熜编织了生命暖和的部分,让那些岁月的日子,布满了暖人的光和热。
今又冬夜,入梦,发现六谷已经煨熟,发出“咯嘎、咯嘎”的脆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