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0·德保二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现在不少人感觉到,焦虑、着急和不耐烦仿佛成了一些人的常见病,干什么事都显得急不可耐,总是等不得、坐不住、慢不了和静不下。作家米兰·昆德拉说过,要“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慢下来”首先要有耐心。

    ②耐心就是不急躁、不厌烦,它既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品格,是“高尚的秉性”,能够成就事业,更成就人生。

    ③耐心成就成功之美。在相当意义上说 , 耐心是成功的“通行证”。在人生的征途上,如果没有耐心,则很难看到成功的模样。有位年轻人应聘给一位雕塑大师当助理,与其想象大相径庭的是,这位雕塑大师竟是一个整天孤独地埋头于工作室的老人。年轻人问他:如何能够寻找到一个要素,足以表达自己的一切?这位雕塑大师沉默片刻,然后极其严肃地说:应当工作,专注工作,还要有耐心。在相当意义上说 , 正是耐心成就了雕塑大师。“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很多时候,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有无耐心。

    ④耐心成就过程之美。耐心是一种积极的等待和良好的心态。《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大学》里讲:“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丰子恺先生曾在《山中避雨》提到,同友人游山遇雨而仓皇奔走,友人不耐烦,但丰先生竟被“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遂借了把胡琴,信手而弹,一时把这苦雨荒山衬出了暖色。正是这份对世事的耐心,才能在细粒微毫间,得到人生真趣味。心清才能看到万物的生长,心静才能听到万物的声音,而这份静美唯有耐心才可获得。在人生的旅途上,多一份耐心,就会多一些发现,多一重体验。

    ⑤耐心成就意志之美。耐心考验人的毅力和定力。古往今来,滴水穿石也好、铁杵磨成针也罢,愚公移山也好、精卫填海也罢,难在耐心,贵在耐心,成也在耐心。我们做很多事情,往往要靠绣花功夫、工匠精神,而离开了耐心,这些都无从谈起。好的人生需要文火慢炖、细水长流,这也正是对人的意志品质的锤炼和塑造。

    ⑥耐心是一种修养,需要修炼养成。耐心不够,或因心里想法太多、欲望太强,或因沉不住气、性子太急。少一点功利,多一份淡泊;少一点焦虑,多一份淡定;少一点杂念,多一份纯净;少一点喧嚣,多一份宁静。如此,方可保持一颗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月9目,作者徐文秀,有删改)

    1. (1) 通读全文,你认为下列所拟写的标题能作为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 . 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B . 论耐心 C . 耐心的内涵 D . 如何修炼养成耐心
    2. (2)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①②段列举生活现象引出论题,阐释“耐心”的内涵和影响。 B . 第③段中两次写到“在相当意义上说”,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谨。 C . 第③④段的论证思路相同,都是先进行举例论证,然后再进行道理论证。 D . 最后一段给出了修炼耐心的方法,是对前面论述的进一步深化。
    3. (3) 耐心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品格,是一种修养。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在人生的征途上,如果有了耐心,就容易看到成功的模样。 B . 在人生的旅途上,多一份耐心,就会多一些发现,多一重体验。 C . 耐心是对人的意志品质的锤炼和塑造。 D . 一个人耐心不够,皆因心里想法太多、欲望太强,沉不住气、性子太急。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