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0·石家庄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爸爸不知道

    ①我在女儿心里的形象糟糕透了,简直是一无是处。

    ②这种坏形象起于女儿5岁时。一个寒冷的冬天,女儿看《动物世界》,电视画面上,一大群企鹅面朝蔚蓝色的大海,憨态可掬。女儿扭转头:“爸爸,企鹅不穿衣服,它为什么不怕冷呢?”

    ③看着女儿疑问的眼神,我摇了摇头,老老实实地说:“爸爸不知道。”女儿显然对我的回答不满意,说:“爸爸你为什么不知道呢?”听了女儿天真的反问,我哧地笑了,既是解脱又似开导地对女儿说:“我们生活在知识的大海里,生活中不知道的东西还有很多。”

    ④在很多孩子的心里,爸爸妈妈似乎是无所不能无所不晓的。“哦。”女儿看着我,用鼻子应了一声,就找她妈妈去了。那时我们还没有手机。女儿拿起电话,把她妈妈单位的电话号码按了一半才想起妈妈去了外地。于是,把电话打给了小伙伴,一连问了两三个小朋友,才得到一个不是完全正确的答案———因为企鹅是不怕冷的动物。

    ⑤妻子出差回来后,女儿拉着妈妈的手,把这件事告诉了她。妻子看着我,不无揶揄地说:“你爸爸小时候不好好读书,所以他不知道啊。”

    ⑥此后,我还被女儿的一些作业难倒了,特别是那些拼音啦、英文啦,我更是不懂,更是经常回答“爸爸不知道”。而那次去大容山游玩,更让我在女儿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⑦大容山连绵数十里,山上林木茂盛。那天我和女儿被美丽的景色吸引着,不知不觉进入了一片“无人区”。我们迷路了,费了很大的工夫,还是没找到出口。

    ⑧“爸爸,咱们怎么办呢?”女儿看着我,跺着脚,一脸焦躁。

    ⑨我掏出手机,想向景区求救。可打开手机一看,一点信号也没有———这里不仅是无人区,还是信号的盲区。“没有信号。”我把手机递到女儿的面前,说。

    ⑩“这个鬼地方,怎么就没有信号呢。”女儿嘟哝着,“只有呼救了。”我点了点头,便和女儿向着大山呼喊起来。可我们的声音像被那些密不透风的林木、青翠的藤蔓和鲜艳的花草吸收了一样,任凭我们怎样叫喊,也听不到人们的回应。我俩急得团团转。

    ⑪女儿看着我“爸,我们怎样才能走得出去?”我又看到了女儿问我企鹅为什么不怕冷的眼神。看看周围参天的大树和被我们踩得东歪西倒的野草,我无可奈何:“我也不知道哪儿才是出路,我们想想办法吧。”女儿点了点头,先前的急躁没有了。也许她已想明白,面对困境,焦急没有任何的作用。

    ⑫这一冷静下来,女儿还真想出几个走出困境之法,但兜来兜去,我们还是回到了原地。

    ⑬“怎么会这样呢?”女儿看着渐渐西沉的太阳。还没容我回答,女儿突然拉起我,向另一个方向走去。“我们刚才为什么走不出去,是我们没有方向感。”女儿一边拉着我,一边说,“我们是顺着太阳晒的方向来的,现在只要我们往背着太阳的方向走,就一定能走出去。果然,用不了多大工夫,我们就脱困了。

    ⑭时光流逝,女儿已名牌大学毕业并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在单位里干得有声有色。春节的时候,女儿回来了。一家人在一起闲聊。女儿拿出了那本厚厚的相集翻看着,她忽然大叫起来:“爸———”我和妻子不解地看着女儿。女儿把相集递过来,指着我初出来工作时的一张工作照:“爸,你 以前在大容山景区工作过?”我点了点头。女儿像不认识我一样盯着我,盯得我脸上热热的。“原来大容山你都熟悉啊。”女儿拉着我的手,“那次山中迷路,你是知道怎么走出去的,可你就是不告诉我!”

    ⑮看着女儿,我哧地一笑。是啊,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无人区”。如果每次都要让别人为你破解出山之路,那你何时才会长大呢?

    1. (1) 选文以“爸爸不知道”为题,有哪些好处?
    2. (2) 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哦。”女儿看着我,用鼻子应了一声,就找她妈妈去了。(加横线句子表现出人物怎样的情态?)

      ②“爸爸,咱们怎么办呢?”女儿看着我,跺着脚,一脸焦躁。(对加着重号部分进行简要赏析。)

    3. (3) 作者在叙写“大容山脱困”之前,详写了什么事情,略写了什么事情?这样安排材料有什么作用?
    4. (4) 假如你是文中的“女儿”,回望自己的成长之路,你会对爸爸说些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