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兰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山水画的布局,自然风景占画面极大部分,即便画中有人物,也往往是山大而人小。相比之下,西方风景画虽然也有纯粹描绘自然的作品,但更多的风景画里有人,有人居住的房屋建筑,而且在画面布局上,这些都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有人认为,这表明东西方文化和艺术在观念上有重大区别。中国人有“天人合一”观念,人和自然完全融合,所以山水画表现纯粹的自然,人并不占据中心位置;而西方传统则从来以人为中心,所以西方风景画以人为主,不能摆脱人的自我而纯粹表现自然。从中西绘画作品的表面看来,这十分明显,但当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值得再深入思考。

    对文学和艺术如何表现自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著名的“境界”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有评论家曾以此来区分中国和西方的风景画,认为中国的山水画“无我”,西方的风景画“有我”。艺术中确实可以区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但这并不仅是东西方艺术的区别,在中国文学和艺术里有此区别,在西方文学和艺术里,也有此区别。更进一步考察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实际情形,如果“有我”表现为想象和虚构,而“无我”表现为写实和逼真,那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西方绘画远比中国画写实,更注重形体的准确,也更追求色彩和质地的真实感。如果说真实表现自然意味着“无我”的客观主义,那么西方风景画逼真再现自然,岂非更近于“无我之境”?

    与此相较,中国画很早就强调意、气、神,也就是人的主观意念,而不注重形似。据传沈括家里收藏了一幅王维所绘《袁安卧雪图》,画里有雪中芭蕉,完全不合常理,但他却说“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故造理入神,迥得天意,此难可与俗人论也”。这就是说,自然中不可能有的事物,画家却可以通过想象虚构而“造理入神,迥得天意”。由此看来,中国画里的山水与其说是“无我”而纯粹表现自然,毋宁说是表现画家胸襟中的自然,因而是画家自我的外化和表现。

    其实王国维所谓“无我之境”,并不是完全消除自我,而只是无分于外物和自我。东西方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确实有很大差别,但就艺术展现人对自然的审美意识这一点看,两者并不截然对立。艺术创作无论如何离不开艺术家的想象创造,西方风景画往往有人物在其中,固然是“有我”,而中国山水画看起来山川大于人物,但那只是表面尺寸上的大小分别,绝不意味着中国山水画重山不重人,画家通过描绘山川来努力表现的,正是人的意念和想象。如果说这就是中国古人所谓“天人合一”在艺术上的表现,那正好说明“天人合一”绝非“无我”,而是处处“有我”。

    总的来说,西方的风景画虽然大多写实,但人的活动却占据重要位置,明显表现出人的感受和情绪,可以说在写实逼真的“无我”之境中“有我”。中国山水画虽然看来山石大而人形小,但大多以抒写画家的感受意念为主,所谓“为山川代言”,把人的意念思绪投射到自然山川之上,想象虚构,在看似“无我”之境中“有我”。东西方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的确有重大而明显的区别,但就山水画和风景画都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我们可以说两者表现的都是人化的自然,都是自我在艺术中的表现。

    (摘编自张隆溪《从中西文学艺术看人与自然之关系》)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相比中国山水画中自然风景占大部分,西方风景画中没有这种纯粹描绘自然的作品。 B . 西方绘画追求色彩和质地的真实感的态度,决定了它比中国绘画更能逼真再现自然。 C . 根据王国维境界说,“无我之境”是在艺术表现中完全消除自我,不分外物和自我。 D . 由于东西方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不同,作品画面中人的活动占据的位置有很大差异。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针对一些人认为东西方文化和艺术在观念上有重大区别的看法,提出了不同观点。 B . 文章对王维所绘《袁安卧雪图》的讨论,是为了证明中国画里的山水是人化的自然。 C . 文章用对比的论证方法,以突出东方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在表现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差异。 D . 文章对中西方绘画作品中人物与自然关系的异同都有论及,体现出作者辩证的态度。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人从“天人合一”的关系看待绘画作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体现出中国画对想象和虚构的重视。 B . 以艺术展现人对自然的审美意识作为基点,能打破将东西方风景画截然分为“有我”与“无我”的界限。 C . 一幅美术作品对自然的表现并不仅仅是实际自然原有的状况,而是融入画家的感受和意念后的表现。 D . 认识以自然风景为题材的中西方绘画作品中“有我”与“无我”的关系,有助于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