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17·新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深思笃行:面对传统文化

    尤炜

           《中国诗词大会》火了。在许多家庭里,对古代诗词“无感”的孩子,脑中古诗词几乎“无存”的父母,甚至觉得竞赛类电视节目“无趣”的老人,都被吸引到荧屏前,一看再看,如痴如醉。新学期刚开始,不少师生已经在语文课上玩起了“飞花令”。

           在一个文化取向日趋多元的社会,要将教育背景、审美偏好、思维方式迥乎不同的多个人群吸引到一起,仅仅依靠带有娱乐性的节目创意与市场化的节目运作是很难做到的。可以说,传统文化自身的价值与魅力,放大了当代传媒的“圈粉”“造星”功能,从而产生了极佳的传播效果。此前《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的热播,原因也莫不如此。

           原来日用而不知的汉字有如此大的魅力;原来看起来平常的成语有那么深的江湖;原来那些“道不得”的眼前景、“说不清”的心头情,都已经在古诗词中有了精妙的表达;原来诗和远方并不在天的尽头,而在历史的深处……无论是惊叹、感慨,还是自愧,种种“原来”告诉我们,虽然枝干屡遭风雨,花叶时或凋零,传统文化的根柢仍然深固。经历了坎坷与冲击,中国人之为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依然存在。在内心深处,它们其实从未远离。中国文化的基因,以及它所维系的中华文脉,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真正基石。

           所谓传承传统文化,其重点就在于不断强化这种基因,维系这一文脉。近年来,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始得到重视,但严格说来,普及与传承并不相同:前者,关注点是知识的组织与传播;后者,着眼于精神的开掘与延续。在广大中小学,应明确地将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中华美德、人文精神这些“道”作为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重点。课程目标的确立、学习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式的改进都不能偏离这些重点。

           有人认为,中小学生主要应学习传统文化常识,理念、精神一类的东西对他们而言过于“高深”。其实,基础教育的“基础”二字,主要意义并不是“简单”或“肤浅”,而是“必需”和“祭奠”。普及文化常识犹如修枝剪叶,散花献果;传承文化精神好比耘土浇水,培根固本。于根柢处着力,正是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当然,因学生的年龄不同,在具体教学中需要遵循“接触、感受——了解、认知——理解、认同”的规律。但是,那种以“降难度”和“打基础”为辞,将传统文化学习窄化为常识积累和文词记诵的做法,显然并不符合传统文化的本旨。进而言之,“常识”的意义也应有所拓展。常有的观念、常见的思想、常态的行为等,都应属于“常识”的范畴。“常识”之“识”,也不应仅仅是知识,还应包括认识、见识在内。学习这样的“常识”,才能更好地让文化植根于青少年心中,而不仅仅是成为其知识版图的一部分。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漫长历史的丰厚遗赠,更是能融入现实社会、开启未来生活的重要资源。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不能停留于赞叹其年深日久、古风古韵,而是要使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我们不能忘记,返本是为了开新,传承是为了发展。在培育根柢的过程中,想要使其不断壮大深固,除了正视过去,还要放眼当下,让它能从新的土壤中汲取营养。教育工作者只有在这两方面都深思笃行,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开枝散叶,开花结果;当代文化才能更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选自《人民教育》2017年第5期,有改动)

    1. (1)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应该重点学习其中的核心理念、中华美德、人文精神等内容。 B . 作者认为,常识之“识”也不应仅仅是“知识”,还应包含“认识”“见识”等内容。 C . 传承传统文化,要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使其根不断壮大深固。 D . 这篇议论性文章主要是写给广大中小学生的,旨在给大家提供学习传统文化的思路。
    2. (2)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传统文化因其放大了当代传媒的某些功能,从而彰显了自身的价值与魅力,产生了极佳的传播效果。 B . 传承传统文化,重点应在于不断强化中国文化基因,维系中华文脉,着眼于精神的开掘与延续。 C . 作者认为,学习传统文化常识不宜“高深”,也不宜“窄化”,需要因学生年龄的不同,遵循一定的规律。 D . 只要我们正视过去,放眼当下,在这两方面都深思笃行,我国传统文化就能得以很好的传承与发展。
    3. (3)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全文围绕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的话题,重点阐明了传承传统文化应采取的几种具体做法。 B . 全文从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魅力、传承传统文化的重点及应有的态度等多个角度逐层展开论述。 C . 文章运用比喻、举例等论证方法,把“传统文化传承”这个抽象的内容阐述得清楚明了。 D . 文章语言严谨凝练,内容充实,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殷殷期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