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高二下·黄陵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鲁远提倡新诗顺口、易记、易懂、易唱,目的是为了实现新诗的民族化、大众化。对我国古典诗歌,只有采取吸收其精华、扬弃其糟粕的正确态度,才能古为今用,      。鲁迅指出:“旧形式的采取,正是新形式的发端,也就是旧形式的      。”“这结果是新形式的出现,也就是变革。”由此也可以看出,鲁迅提倡“诗须有形式”,( )。 因此,他认为新诗“格式不要太严”,在谈到新诗“要有韵”时,认为“不必依旧诗韵,只要顺口就好”。这说明,不是鲁迅形而上学地看待新诗的形式问题,而是以马克思辩证法立场出发来看待新诗的形式问题的。鲁迅还认为,要发展民族新文化,既要“择取中国的遗产”,又要“采取外国的良规”,使我们的作品更加___。他指出 “翻译外国的诗歌也是一种要事”,但是,又反对一味        外来诗歌形式。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推陈出新  蜕变  丰满  生搬硬套 B . 革故鼎新  蜕变  丰满  生拉硬扯 C . 革故鼎新  退变  丰盈  生搬硬套 D . 见推陈新  退变  丰盈  生拉硬扯
    2. (2) 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绝不是重新铸造新的枷锁来代替旧的枷锁,也不是将旧诗森严的格律套在新诗身上。 B . 绝不是将旧诗森严的格律重新套在新诗身上,也不是要铸造新的枷锁来代替旧的枷锁。 C . 绝不是在新诗身上重新套上旧诗森严的格律,也不是旧的枷锁被新铸造的枷锁所代替。 D . 绝不是旧的枷锁被新铸造的枷锁所代替,也不是在新诗身上重新套上旧诗森严的格律。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鲁迅不是形而上学地看待新诗的形式问题,而是站在马克思辩证法立场出发来看待新诗的形式问题的。 B . 不是鲁迅形而上学地看待新诗的形式问题,而是从马克思辩证法立场出发来看待新诗的形式问题的。 C . 鲁迅不是形而上学地看待新诗的形式问题,而是运用马克思辩证法来看待新诗的形式问题的。 D . 不是鲁迅形而上学地看待新诗的形式问题,而是通过运用马克思辩证法来看待新诗的形式问题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