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15年,习近平先后到云南和贵州调研。他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要科学谋划好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成为各界热议的关键词。
习近平指出,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果乡亲们笑,这就是好政策,要坚持:如果有人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主攻深度贫困,瞄准突出难题,脱贫攻坚不断提速、提质。预计到今年底,全国90%以上的贫困县摘帽,95%左右的贫困人口将实现脱贫。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再经过2020年一年的努力,完成剩余5%的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得到历史性解决!
(摘编自2020年3月11日“扶贫网”)
材料二
近年来,各地通过强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给贫困地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农村和农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实惠。据了解,只要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可以享受精准扶贫贴息贷款、危房改造、易地搬迁或自建自购住房补贴等政策。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当地党委政府热心扶助,但部分群众怕苦怕累,不愿脱贫的现象。被列为重点帮扶的贫困村群众,大多希望能享受到这一“免费的午餐”。有些贫困户甚至希望扶贫工作能够长期保持,让自己多享受一些“免费的午餐”。这种甘愿苦熬、不愿苦干、不肯脱贫,乃至患上了“等靠要、不达目的不脱贫”的“精神贫困”症的情况,不仅令人担忧,同时也引人深思。
(摘编自2019年9月12日“人民政协网”)
材料三
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力上不能不力求发展。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筑通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我们的文字另有它发生的背景,我在本文所需要指出的是在这基层上(这里指乡土社会),有语言而无文字。不论在空间和时间的格局上,这种乡土社会,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在反复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我同时也等于说,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
(摘编自费孝通《再论文字下乡》)
材料四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脱贫攻坚情况时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所到的金米村位于秦岭深处,曾经极度贫困,近年来通过网络销售、擦亮品牌,将小木耳办成大产业,实现了整村脱贫,彰显了产业发展的强大带动作用。在本次考察过程中,一张“五级书记”同框的图片热传。从党中央最高指挥部到基层“最后一公里”,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大家共抓扶贫,共谋发展,彰显了上下同欲的强大决心,也是我们实现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底气之所在。
(摘编自2020年4月“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