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来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日师日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节选自韩愈《师说》)
-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日师日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B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日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C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日师日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D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日师日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
-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句读,古时称文辞停顿的地方。“句”指句末的停顿,“读”指句中语气停顿。
B . 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祷、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
C . 六艺,文中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其中《礼》已失传。
D . 韩愈,字退之,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一段先提出中心论题,再从老师的职能和不从师的危害方面论述了从师的重要性,然后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标准。
B . 文章将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时人对己与对孩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在从师上的行为作对比,批判了耻于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
C . 文章以人们心目中的至圣先师孔子从师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进一步阐明了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增强了说服力。
D . 作者在文末高度赞扬了李蟠的“能行古道”,即能继承久已不传的“师道”,学习韩愈的“不拘于时”,并交代写作本文的缘由。
-
-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