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0高二下·长沙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打通书画文史界限

    侯德昌

        早在唐代,张彦远便在《历代名画记》中叙画之源流,认为“书画异名而同体也”。元代赵孟頫则明确提出“书画同源”。以书入画,是中国画的传统。近代以来,诸多大家亦是书画兼擅、文史俱通。当下,随着电子技术进步,年轻人不再拿起毛笔,大多书家或画家也只精于己业。如何更好地传承笔墨精神,打通书画文史之界限,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

        传统书画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中国人的精神追求。书画创作者必先丰富自身精神世界,具备综合文化素养,才能以笔墨表达文化内涵和心灵感悟。近代如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等大家,无不视读书为画人之要。如今,我们所拥有的图书资料远超前人,更需有选择地读书,有意识地思考。知识的滋养、诗书画的交融与个体内心的表达,是培育更多优秀原创作品的重要保障。

        在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美术系学习时,出于对书法的热爱,我临池不辍,初入汉隶,后攻篆书,迷研益深,不仅大量阅读古文字书籍,亦细读明清以来书法篆刻大家的作品,深入了解邓石如、赵之谦等诸家各派,边看边摘录,凡刀笔精妙、结体佳美者皆予以临摹,有的还以自己的审美观念加以适当修饰。甲骨、钟鼎、石鼓、竹简、瓦当上的文字,不再只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有韵律的结构”,其中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和形式构成,成为不可多得的美学研究资源。至上世纪90年代初,我已集满8个本子,并按字目顺序进行编排、谋章布局,以古文字艺术手稿形式成书,后又重新修订、补充和书写,如今《篆艺字典》已再版5次。这一过程中,“思考咀嚼、打破壁垒、融古通今”成为宝贵的实践经验。当工艺美术的装饰性、绘画的表现性与书法的人文性相结合,古老的文字更具个性与现代美感。

        对待传统,不仅要做研究者、传承者,更要做创造者。历代书画大家,无不拥有属于自己的创作面貌。怎样形成创作面貌?既要博览文史典籍滋养心灵,更要到生活中去感受社会、自然,把握时代脉搏。草木枝丫、山峦叠嶂、江海波涛……万象森罗中蕴含着传统书画的章法与节奏,细致观察,才能创造出新的笔法、墨法。为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创作《幽燕金秋图》时,我和团队多次到黄崖关长城收集素材,酝酿画稿。然而,直接对景写生并不足以产生新的创造,在积累大量画稿的基础上,反复锤炼自然之景,做到胸有成竹,自有法至无法,才可能成就自家面貌。为表现北国风光的雄伟气势,我大胆选择在16米长、3米高的巨幅宣纸上,以3厘米宽的笔触,取篆法笔意,勾勒皴擦强实坚硬的山峦巨石,画面似铜墙铁壁一般,气象蔚然。正如李可染先生指出的,山水画要“为祖国河山立传”。“立传”不仅在描摹山河新貌,更在彰显民族精神。正如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成功在于谱出中国气魄,书画创作也应创新笔墨以表现时代心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我们面前耸立起一座座高峰。要创造,就要有实力。文艺工作者首先要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学问。常言道,“大智若愚”“实者慧”,艺术容不得半点虚假。传统书画对笔墨线条的要求很高,临习者必须静下心来多看多练多理解。就像游泳,即使老师在岸上讲得清晰透彻,但若不认真体悟、下水反复练习,还是一只“旱鸭子”。毛笔虽小,能将其用好者却不多。纵观名家巨匠,无不有着扎实的基本功和平静笃定的心态。年轻时,我常去拜访陈半丁、陈万里、沈从文、黄苗子等先生,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无论从事艺术创作还是学术研究,都应胸怀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责任感,潜心对待每一次创造活动。现在有的青年一学就会,一会就忘,体现在绘画上,便是不追求扎实的功力,热衷于形式上的花样翻新,注重短期效应。这样的艺术经不起时间考验,难有生命力。

    (摘自2020年05月17日《人民日报》)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唐代张彦远与元代赵孟頫都明确提出“书画同源”,所以“以书入画”成为中国画的传统。 B . 只要有知识的滋养、诗书画的交融与个体内心的表达,就能培育更多优秀原创作品。 C . 作者创作《幽燕金秋图》时,取篆法笔意,勾勒皴擦强实坚硬的山峦巨石,成就了自家面貌。 D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现在青年难以超越的一座座高峰,因此在创造中热衷于形式上的花样翻新,注重短期效应。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采用了总分结构,在提出当下书画时弊的基础上,从弘扬传统文化的认知高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B . 本文主要采用举例论证与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地指出了书画创作者“传承笔墨精神,打通书画文史界限”的途径。 C . 主体部分论证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从丰富精神素养、形成创造面貌与提升创造实力三个方面对书画创作者提出了要求。 D . 本文语言简朴易懂,逻辑严密,说理透彻,切合“当下年轻人”这个阅读群体,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电子技术的发展利弊互见,造成了传统书画笔墨精神的传承与书画文史界限的融通成为亟待思考的现实问题。 B . “思考咀嚼、打破壁垒、融古通今”的宝贵实践经验,既成就一本具有个性与现代美感的《篆艺字典》,也成就了一个伟大的书画创造者。 C . 书画家与音乐家的创新有异曲同工之妙,形式上体现“新”,创新方法表现时代心声,内容上体现“神”,彰显民族精神与中国气魄,做到“神形兼备”。 D . 作者对“书画兼擅、文史俱通”的书画大家大加赞赏,对当下“热衷于花样翻新,注重短期效应”的青年提出批评,对比鲜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